明代万历柜和清代的区别?
柜子是明清古典家具中实用功能比较明显的一种家具,多用于陈设和储藏物品;作为家具的一种,审美性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明清古典家具中柜子的造型多庄重大方,纹饰精美、内涵丰富等等都是其审美的重要表现。
在明清家具中,万历柜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万历柜在明代中期已出现,在明中晚期较为流行,一般在民间被称为穿衣柜。因多出现于万历年间而得名万历柜。万历柜基本造型为顶箱立柜,由上柜、柜膛、柜脚三部分组成。其造型方正,线条简练。上部柜门呈盝顶式,并设吊檐,两侧各饰双开活门各一道,或装成落膛踩鼓,或装成亮格,用于陈设物品。明代万历柜的上部顶箱大多做得较小,顶箱以下的立柜较大,呈上小下大的造型。
在细节上,万历柜上部顶箱的两山常使用木料掏膛制成壶门状,再用云纹雕饰来装饰。在顶箱及立柜柜门上,常满饰浮雕、透雕等,装饰纹样以动植物纹为主,雕刻手法雄浑豪放,风格质朴。
清代顶箱柜的造型基本沿袭明代万历柜的制作传统,但是在造型上基本为上下接合的方角柜型,上大下小,上下部形体比较接近。清代顶箱柜装饰上同样较为繁复,装饰题材以龙纹、凤纹等吉祥纹样为主,雕刻手法圆润细腻,纹饰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