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补古瓷器?

毕婉金毕婉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代瓷器因其珍贵往往损坏之后要进行修补,早的清宫档案中已有记载,目前我们看到早的修补实物当在明代。古瓷器的修补历史沿承了中国金工技术的部分工艺,常用的有锔瓷、钉碗、扣碗、包底等工艺方法。

锔瓷 也称锢瓷,即在器物的碎片上钻眼,用金属铆钉将瓷片铆起来,使破损器能复原并能继续使用。钻眼多呈梅花形或一字形,铆钉有铁、钢、铜、银等材质,其制作也颇为讲究。根据器物的大小不同,其形状有扁平的椭圆形、马蹄形,也有圆钉形的。小件盘碗类器物的铆钉长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而大的瓷缸铆钉则在5至7厘米。有的还将瓷片上的钻眼设计为龙凤等装饰形式,在一些宫廷用器中也称“龙锔”、“凤锔”。

钉碗 、包底是将器物的圈足沿水平线剖切,将破损部分抛掉,再将一较薄的铜片(或锡片)做成碗底,沿口上铆一圈铜丝,将铜底铆于器物的圈足上。有的为使器物的圈足线与器身吻合,将铜沿做成两层,把器足夹在铜沿中间,将上下沿口铆合起来。这种工艺在清宫档案中称为“钉碗”。包底也是一种类似的方法,不同的是铜底上有一个圆孔(过去有的铜钱中间都有孔)正好对准器物的出水口,将铜钱与器足相合后铆紧。

扣碗 也称“铜钉碗”,即在圆口碴器物内放一块椭圆形瓷片作为内衬,瓷片边缘低于器口。再做一个略大于器口的铜片碗扣于器物的内口,使破碎的瓷器得以复原并能继续使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瓷器收藏、把玩的人越来越多,由此从事修复古瓷器的工艺人员也在增加,修复技术也有了新的变化,如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接,强度大且透明度高,能达到更为完美的修复效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