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瓷器和柴窑瓷器哪个好?
柴窑在五代后周,周世宗死后,随着后周政权消亡而消亡,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所以柴窑的传世品与出土品极少,人们难以目睹其芳容,其具体特征只能从历代文献中找到记载。由于柴窑传世品极少,标准器无从谈起,这就给后人研究柴窑带来很大困难,有人把类似柴窑特征的器物定为柴窑;因为不可能见到柴窑,人们只好把想象的柴窑特征附会在其他窑口上。例如有人把周世宗的年号“显德”附会到汝窑上,“德”字与“显”字相加就成了“瓷”字。有人根据“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记载,得出柴窑为薄胎黑釉的结论。有人认为天蓝釉瓷符合柴窑的标准,就把它定为柴窑。也有人根据文献记载的“青如天,明如镜,声如馨”与汝窑的釉色、质感特征相同,就认定汝窑即柴窑。甚至有人干脆说柴窑根本不存在,是中国神话般的瓷窑。所以,柴窑问题的实质一是柴窑是否存在,二是柴窑特征是什么,三是柴窑在什么地方。可以肯定地讲柴窑存在,绝不是子虚乌有,它与传说的雨过天青的五代秘色瓷御用青瓷是两个不同质的青瓷。根据历代文献记载的综合考证柴窑的具体特征,笔者认为应为“其色洁,如天水相接时晴云状,浓淡明澈,非青非绿澄莹绝类,惟晶澈少有能比”。“柴窑出北地,周世宗时烧者,亦谓之周窑,制度精绝,今所见者十不一二也。”“天青雨过时”是五代秘色青瓷御瓷,周世宗柴窑是“青如天,粉如雪”。总之,柴窑问题是个有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