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朝代墓葬瓷器多?
北宋开国后,对唐后期至五代所存在的五代十国的封建小朝廷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针,先易后难,逐渐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为了改变唐后期外重内轻、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统治者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庞大,官俸优厚,财政上入款远多于支款,内部比较安定。
宋代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造船业和矿冶业,超过以往任何朝代。北宋前期,社会经济高度繁荣,中后期有所下降。南宋政权建立后,鉴于兵连祸接,连年战争,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与民休息”和“开源节流”的政策,特别是北方移民的大量涌人,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南宋的社会经济,继北宋之后又进人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因此,北宋(主要指北宋前期)和整个南宋,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经济最为繁荣的两个时期。
宋代仍保持着厚葬的风尚。尤其是北宋前期,统治者好大喜功,提倡厚葬。宋真宗时,宰相李沆、王旦相继去世,真宗令中使护葬,所费竟达四十万缗。所以,这一时期的墓葬规模宏大、随葬品极为丰富。
宋代实行以礼治国,尤重丧葬礼制,宋太祖建隆四年颁“王公以下葬法”,对王公、臣僚、士庶、倡优贱隶之家的坟莹规模、等级等,皆有严格规定。宋代城市比唐代更为繁荣,出现了以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加之宋统治者“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等,使宋墓的分布更为集中,宋代墓葬发现数量也较多。全国先后出土宋墓约两千多座,以河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苏、河北、广东、北京等省市为多,其中大型高级墓葬也不少。宋代墓葬分布较为集中,以城市和官署的城郊周边地带尤为集中。城市附近的墓地几乎都是按照身份、等级分别设置的,各具范围、大小不等,如北宋东京郊之南,即有“南垣外”、“城南官人”、“南门外”、“外城”、“南外”、“郊南”、“南城”等多处,分布十分集中。从各地的墓志记载中反映出宋代一些王公大臣、文人名流的下葬地点多集中于开封和洛阳,在这两个城市的附近分别有“京畿东郊”和“京城旧里”、“西京郊”、“洛城南”、“洛邑”、“河南孟津县”、“洛阳邙山北原”、“河南偃武县”、“洛阳城南郊”、“汝州梁县东”、“陕州夏县”等数以十计的墓地,可见这两个城市附近所葬人众之多,是北宋墓葬集中分布的中心地区。
西京郊和河南孟津、洛阳、新安、宜阳、偃师等县在宋时均为洛阳市郊。洛阳既是周、汉、隋、唐等封建王朝的古都,且是著名的“天下之中”,同时又是洛水和伊水汇流的平原,自然条件优越,风水环境良好,历来就是葬地的佳选之处,所以其附近为北宋墓葬集中分布的另一中心地区。
南宋的都城临安,即今之杭州市,作为其都会郊区的杭州市郊、临安、绍兴、萧山、上虞、余杭、桐庐、富阳等县,也是南宋一朝墓葬相对集中的地区,其发现数量仅次于北宋中原地区。其他各省区的大中小型城市周边地区,也是宋墓相对集中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