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官窑瓷器都落款吗?
康煕朝的傳世品較雍正、乾隆者為少,其官窯器物的款識大都寫在器物底部,有青花、紅釉、金彩、刻款等等。民窯器的款識、紀年者很少見到。以各種色彩書寫的干支款常見,如“辛亥”、“癸卯”、“丙午”等等。民窯器中也有“大清康熙年制”字款或“康熙年制”、“康熙記念”的四字款識。
康熙字款的排列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六字二行或四字二行外,還有六字三行的,如“大清”占一行,“康熙年制”占一行;或者是“大清康熙”占一行,“年制”占一行。还有“楷書”、“隸書”、“篆書”、“顏體”、“柳體”等多种不同的书写风格。由于“玄燦”的“玄”字與“火”、“金”、“犬”三种字根部不能在官窑器中出现,所以,一般用“康熙”作款。
民窑器以书写“玄烨”和“康熙”的都有。款字的外围常见形式有“方框”、“双圆圈”、“单圆圈”和“双线长方框”。还有的以“双线方框”内书“福”、“綿”、“蘭”、“寿”等字样的斋馆款,更有以图章代款,并不避“玄”字,出现“康熙年制”的四字款。在瓷器底部以“堆暗花”书“康熙年制”的器物也不多见。
康熙官窑款書工整,字體工整有力,書“清”字時,“青”下“水”部常提筆至“月”部,成為“水”字,有“清字水繞月”的口訣。民窑器款字粗率。
康熙年間所製器物,大多書款,也有書堂名款、花押款和款字的。款識的書寫常見青花、紫金琺瑯、金彩,也有刻款和劃款的。底款常見雙圈,也有書寫“大清康熙年製”、“康熙年製”、“康熙年造”、“康熙御製”、“大清御製”、“康熙賞鑒”、“康熙珍製”、“大清珍製”、“奇釉大清”、“成化年製”、“景德鎮燒制”、“江西制造局”、“江西御窯”、“珠山窯製”,以及干支款等。少數書“唐英恭製”、“陶工汪鸿”、“王炳森”等製造者款。書款的位置有底、口、肩等,部分器物口肩等處不書款,只書於器物的底部。此外亦有無款識的器物相對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