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哥窑瓷器有青花吗?
北宋遭逢“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北方一些制瓷工匠亦随之南迁,部分窑场因战乱而停烧,后改烧其他品种的瓷器。如在河南禹县发现的宋、金时期的钧窑遗址中,有北宋青瓷与金代的乳浊釉瓷(包括天蓝釉、月白釉及玫瑰紫釉等)和黑釉、青釉、酱釉等杂色釉瓷,可见窑场是在北宋青瓷基础上改制而成。在浙江金华铁店窑遗址中,亦发现一批黑、白瓷残片与少量青瓷标本,该窑是专烧黑、白瓷为主兼烧青瓷的南宋窑场。这类瓷窑的青瓷器皿中,自然不可能有青花瓷器。
有的书刊中介绍了湖北武昌宋墓出土的青花瓷碟,笔者认为从图中所示花纹观察,其色调蓝黑,无呈色斑点,其周围亦无晕散现象,再观察画面中两组纹饰的边缘轮廓及牡丹花纹叶与茎的分界转折处,呈色浓重,色泽比较均净,色调比较稳定。按前分析,如系用钴料绘制的可能性较小,而应当是用含铁量较多的着色剂在瓷胎上彩绘装饰纹样,然后施釉入窑烧成之产物。这种瓷器,古陶瓷界一般称之为“釉下彩”、“褐彩”、“黑彩”或“墨彩”等等,不应称其为“青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