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娘惹瓷器吗?
娘惹陶瓷是娘惹文化的一部分。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陶瓷收藏和陶瓷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娘惹家庭里,几乎都有一笔丰厚的娘惹陶瓷收藏。
娘惹瓷的制作工艺源自中国和东南亚本地的手工艺。早期的娘惹瓷大多以当地植物和海洋生物作为图案,后来受欧风影响后,也开始在图案中加入西洋元素。由于中国瓷有着吉祥长寿的象征,而马来西亚没有产瓷的资源,因此,人们不惜花费高价进口中国瓷,收藏瓷品。
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和新加坡的部分华人家庭中,都有一个“红箱”(bok ka),内有被仔细珍藏的贵重物品。“红箱”中常常放有精美的娘惹瓷收藏,“红箱”本身也是以彩绘瓷嵌入漆板制成。这些精致的娘惹瓷被一层层用布包裹着,存放在箱内。由于长期流传在华人家庭中,人们也把这类瓷品叫作“彩绘华人瓷”,以区别于另外一种“苏祿瓷”。“彩绘华人瓷”的诞生,源出于华人对瓷器的热爱,然而又苦于本地不出产瓷器而产生的替代品。制作娘惹瓷的材料大多是来自锡盘或铝盒。匠人或爱好者在瓷匠的指导下,选择一个瓷盘或瓷盒,把它清洗干净后,放在锡或铝的盘、罐上,在瓷面上以白色颜料打底,待干后按照个人喜好绘画出图案。如果出现失误,也可以将瓷面清洗干净,重新再画。待图案干透,再将瓷面打上油漆罩光。经过这样几道工序完成的娘惹瓷,有着中国瓷一样的光泽和亮丽,成为人们装饰室内的精美陈设品。人们常常在喜庆场合使用娘惹瓷,以增添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