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讲堂任冲,专注于翠友们关心的珠宝问题! 俗话说得好“人养玉、玉养人”,玉器在人们日常佩戴中,会沾染上人体分泌的油脂,这些油脂会对玉石产生滋养效果,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包浆”了。而“包浆”对于玉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层包浆,玉器才会越发有光泽,愈发好看。
大同元年满洲纸币在2009年嘉德秋拍中,成交价格79.2万元人民币。作为存世量很小的清代钞票名珍,大元通宝为清代钱币之首,为清代“五大天王”之一,向来为古钱爱好者所看重。“大元通宝”于称帝前夕(公元1260年)、即位次日(公元1261年)开铸。此币铸行不到两年半时间。
首先明确一点,天然翡翠原料(也就是您所说的“明料”)是具有收藏价值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具有收藏价值”与“有价值”是不同的概念。 “有价值”是指某件东西值得被出售或购买,而“具有收藏价值”则侧重指该物品具备收藏、把玩、鉴赏的价值。 一种是买得起且舍得买的东西,一种是你明知买不起却偏要买的物。
清代铜戒如果是普通的铜戒,就只值几十块钱。若是上面刻有一些花纹,又由于清代距离现在年代较近,这样的铜戒最多也就能值几百块。如果是上面能够体现出一些文化意义,价值就会比较高了,可能要上千、上万。如果是能够显示皇家的气息,就更有价值了。
属于啊,而且非常贵! 翡翠是玉的一种,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铝钠(NaAlSi2O6),由于颜色艳丽,结构致密且硬度较大而被用来制作各种装饰品和首饰。 但是市面上有很多劣质或假的翡翠,比如:四川产的“川料”、云南产“南蓝”、台湾产的“台湾青”或者是人工合成或者处理的C货、B货甚至D货。
“a货”这个概念是行业里的一个俗称,严格来讲是指天然未经过任何人工加工的翡翠。因为天然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会产生一些肉眼能见的瑕疵或纹裂(行话叫“绺”),这些瑕疵会影响翡翠的价值,不过由于都是天然的,后期会通过设计雕刻来掩盖或者淡化瑕疵的影响,但是如果遇到特别介意这些瑕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