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书法怎么写?

阮联茹阮联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弘毅篇》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为北京大学1932年建校三十周年而写的纪念文辞,全文分为“前言”两部分和七项内容组成。 《弘毅篇》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对人才的标准、对青年学生的培育要求和期望;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与方向不是传授知识,更不是培养技能技巧,而是陶冶德性,养成健全的人格。为此要打破旧学制的束缚,使教师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学生也有选择的余地。同时还要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修课程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干。 《弘毅篇》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对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 对人才的评价标准 “夫所谓大学者,不但谓有其地,有其形,有规模之大而已也;尤谓有人才之盛也。” 要办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光有好的校园和条件设施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要有大批的人才。因此,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这是蔡元培先生创办北大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北大所追求的呢?他引用荀子的观点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个“几希”就是“人为”之道。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有道德规范、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约束,成为社会文明的一分子。所以他说“吾辈当守此‘几希’,以求永久之人格”。这里“人格”的含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做人的道理或准则;二是由内在的人格修养而表现出来的外在的精神风貌。

二.对人的教育和塑造

“欲知博雅之义乎?曰:‘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者也。学者,观乎史传,及诸子百家之说,则能博矣;审乎昔贤之论辩,而后能慎思;穷理尽性,而无所疑,然后能明辨;躬行实践,而无所难,然后能笃实。然则学问之事,本即人生之事也,不可离矣。” 这几句话集中体现了蔡元培关于教育的基本观念。他认为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更是人生的必修课,必须贯穿于人的一生中;教育是教人做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播和技术培训,所以要培养学生“明辨”“慎思”的能力以及“躬行践履”的品德和能力。而要培养这样的学生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制度。

(一) 打破学年制和修课制,实施选科制。

传统的学年制是以年级为单位的教学安排方式,而选科制则是以学科和专业为单位的学生选课方式。这种形式不仅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而且还利于因材施教,更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选科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便于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爱好和优势来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科目和内容。

(二)破除教授“上课、教书”的旧习惯,让教师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最终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优质答主

其实,“宏”字在现代简化字形中也是简化的,而不是繁体。 古代“宏”字是“工”和“虫”(或“弓”)两个部件组成的。 而现在的“洪”“宏”“虹”等字的偏旁都变成了形声的“日+工/虫”构成。 “洪”(hong二声)——这个字有“水”“红”两个字根;

“宏”——这个就是上边的“工”与下面的“虫”的组合了; “虹”——这个就更奇葩了,本来应该是“日”在上边,可现在变成下边两横了…… (ps. 为什么我会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名字里有个“宏”……)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字形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的“简化方案”导致的。 至于为什么要简化这些字呢?理由也很简单——“省笔”! 因为上面一个部件下面一个部件的字很多,笔画比较复杂而难于书写或者容易写错,因此就简化了上面的部件让字体结构更简单明了了便于识读和理解记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也是因为那时候大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需要把文字写的简单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