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书法的精髓?
其实何先生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整”而“稳”,所谓“整”即点画安排得整,线条运行得匀;“稳”则指结体安顿稳实、中侧兼施用笔沉着稳重。 当然,这仅仅是表面现象,要真正理解其书作,还必须了解他的理论思想及学书经历。据《何绍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介绍,何先生的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传统,二是注重实践。他曾说:“古人言学书,必以善观字为先。此语精极!”又说:“临帖宜专一家,不可东拉西扯,心为形役……能下死工,乃有成就希望”“作字必须留心于立脚坚实,骨力深根,不浮不荡……非如此不足尽法书之变也”可见其对传统的重视以及取法道路的一贯性和坚定性。 至于为何这样强调传统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时代使然。清乾隆年间就有学者论至清末书法仍持这一看法如包世臣说:“国朝书法家,惟虞永兴最古。”(见《艺舟双楫·学书二十言》)康有为《广艺舟双揖评碑论稿·序》也说:“国朝诸家皆宗汉魏。”同上《答张凤举论书法书》中也指出:“自魏、晋以来,代有其人,唐时独盛,宋则苏伯庸父子为冠,元则赵孟頫第一,明则董香光为首冠,国朝则有邓完白、赵寒江辈,其名尤著者数十人而已。盖自汉末以来,历八百年而盛于国朝矣。”
在清代整个书法史上,无论哪个人物都无一例外地把学习传统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来对待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因此从时代风气来看何先生在主张继承传统方面与众人并无不同。 关于重视实践的问题,我想何先生大概是出于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不重视书法基本功训练的不满吧因为这些人往往以“创新”或“艺术”自居以为只要具备某种思想就能成为书法家于是他们的创作就一味追求“意趣”和“个性”甚至出现了只讲“书卷气”和“文人气”而不顾点画质量、结体得失的现象这种风气到近代更是盛行开来致使一大批所谓的书法家连最基本的书写功力都没有,而只是依靠抄录古代作品和他人的评论文章骗取名利,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今天也未得到改善。所以何先生认为“今人为习字,但欲以巧取媚于人……夫古人写字全用劲笔,其一笔之中有偃有仰,有断有续,无一笔苟且”(见《东洲草堂印谱跋》)由此可见其重视书法基本功的训练的态度是何等严肃何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