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用松烟吗?
“古代印刷用的墨汁是以松烟和烟灰为原料制成的,其成分是炭黑、沥青、胶质等混合物” 这句话对但不全,应该这样说:古代的制墨法分两种,一是松烟法(以松枝烧烟取灰制成),二是漆烟法或油烟法(以桐油或漆树脂烧烟而成);而古代印刷业中的墨普遍都是以松烟为原材料的——其实所谓的“墨”本来就是一种固体状的墨汁,所谓“墨锭”“墨条”“墨筒”等等都只是用来储藏、贮存墨的一种形状罢了,就像食盐可以做成块状也可以做成粒状一样。所以如果单说“墨”的话一般是指松烟墨而非油烟墨。
关于松烟法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有说是起源于西汉末年、也有说是源于东汉末年的,但不管怎么说,在隋唐时期这种方法已经十分普及了 ——比如隋炀帝时的大书法家智永,他晚年就在杭州的灵隐寺“筑室西陵,隐几伏枕三十馀年,笔不停披,纸尽换甚万”,他所留下来的《真草千字文》就是以松烟墨书写而成的;再如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就曾写过一篇《皮子文薮·卷六·寒松篇》,其中也提到了松烟的由来与发明者: “余谓松之为人所用,始于秦之方伯。既破楚师于蓝田,因归而请木以为材,自是松之用广矣!然不知其所自始也,岂亦有人焉为之乎哉?吾观古书云‘松柏为百树君’,此则造物之所忌,故以其精气为神仙耳。又曰‘松树千年未绝,本为松根下作神’,此盖松之神者也。至若梁间蠹朽而为柱,地中枯死而为梁,此则非松之正性也。 夫松之为材,生于高山之上,结根无枝,叶乃出地。冬夏不凋,岁四五尺而止。天将授之以用,而遂其长,则必使根干大而枝叶小也。今松多无根,或才三四尺而已。凡万物各有所用,松之用于人,在于节、在于心、在于肤理。当此三者,则有至美而无恶味。世之松皆如此。唯有一人异于此。何者?昔有一人姓张名勃,吴郡常熟人也。居贫苦学,精专不辍。其父没,无以葬,乃卖东园松,得一千缗。乃葬父山北。掘之入五丈,得一泉,味甘甚美,因命曰‘张公泉’。掘之愈深,土皆紫石,石皆如琥珀。掘之弥深,松柏森耸出地上可六七尺,其木皆有斤斧之迹。视其断处,如斫削刀斧。其心黄白,如金粟也。其人则不知所往矣。至今土人见此木,犹谓之张公柏。且夫松之本性,当结大根,生长高林,然后能荫众物而利万物。若勃所结,乃是松之异材,岂可施于用也?今世俗之人欲以斯为材者,盖皆不能识此人之所为,而求诸寻常之事,岂不过欤?” 这篇文章的意思大概是:松树的用途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很广泛使用了,然而却不知道它的来历是谁发明的……接着作者就讲到了一个名叫张勃的人的故事,说他家很穷却仍坚持读书,后来父亲过世又没有钱安葬只好卖掉花园里的松木来筹集资金,结果挖到五丈深处突然挖到了甘甜的泉水于是就把父亲的墓地安葬在那里叫它做“张公泉”……后来又挖得更深挖出了很多紫色石头并且发现这些岩石都像琥珀一样漂亮,然后越挖越深发现了成片的松树林而且那些松树的树干都有被人砍伐过的痕迹,仔细一看那些被砍过的树干切口还像被砍柴用的刀劈过的一样里面黄色外白色……这个人就再也不见了,直到现在人们仍然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把普通的松树变成这样子的……
从皮日休这篇文章的内容来看应该是比较可信的:首先,松烟的发明虽然无法确定具体年代但可以肯定是在汉代以后的事情了;其次,皮日休文中提到的那个张勃的事迹与《元和郡县志》中记载的张勃墓址完全吻合,再加上其他一些史料佐证的话,基本上就可以确认这个张勃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那个东吴名臣了。 而据《三国志》所载,张勃出生于公元176年左右,卒于255年左右 ——也就是说大约在公元300年到400年间张勃才刚刚离世不久,那么这个时候他才不到八十岁而已,按照当时的平均寿命来算确实还是相当年轻的。因此我怀疑这很可能就是一个以讹传讹的传说,因为当时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位老先生的真实姓名而是根据他的谥号给他起了个“张公”的外号,而这个外号又被误记成了“张勃”的结果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