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后字怎么?

耿艺珩耿艺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後” 字,是草书楷化后的结果。

楷书、行书中的草法,一般是将草书偏旁中的草写笔画连写,写成与草写的偏旁一样形态的偏旁(如「月」、「言」)或汉字(如「之」「又」等)作为正体字的偏旁部首。这个过程中有些字形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而楷书的书写者大多只认识繁体汉字而不熟悉草书,因此这些变化被误认为简化的过程,实际上却是隶变和楷变的结果。这种讹变现象在《玉篇》中也有记录:比如「後」本作「後」;「合」本作「合」;「可」本作「可」等等。

从唐初楷书定型开始,「後」就已经基本写作「後」,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後」的字形来自章草,但今字并没有回复到隶书阶段,而是沿袭了楷书的写法。可见其实,「後」只是隶书演变的中间态,它已经比较接近于汉简、楷书等后世字体了。所以「後」是正常写法,而「後」则是在隶书基础上进一步讹变的结果(虽然它的来源也是章草,但是楷书使用者并不一定认得章草)。

再来说说你的第二个问题: “大”字,左边的横画要写得短一点,且不连着右边的撇笔,这是为了跟右边的大字形成均衡的对称关系。另外,草书中的大都是「㬉」(「大」字的繁体)而非「一」。 至于第三个字……我实在无法理解题主为什么要发这么个图过来……这明显是毛笔行草书而不是硬笔的写法啊!如果非要硬套的话……那只能说你写的是「一」不是「a」——不过这样的话就根本不用回答了,因为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嘛~ 总之,以上是我对于题主提出的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小时候学书法的时候老师也会经常跟我们说“这个字的最后一点要写长点”“这个笔画不要写得太短了”之类的话。 后来自己慢慢练习,也发现了这种规律:一般字体里面结构紧凑的字,它的最后一笔都会写得稍长一些;而结构舒展的字,往往会把最后一横写得很短(尤其是行草)。 题主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地方——第一是从“天”到“元”的竖弯钩,第二是“一”字最后的竖。

所以建议题主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行,其他的地方就不用操心了~另外,也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字形结构,比如看到一些字,可以分析一下每个部分的笔画在字中的位置(比如“高”字,就可以分析各部分笔画所占的位置)这样有助于加深对字的印象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