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书法作品?
古代书法家的创作,一般是书家坐在案几前完成。这种姿势称之为「坐书」或「坐式书写」(图2)。 也有将纸放在地上,两腿盘腿而坐进行创作的,称为「蹲书」、「跪书」与「盘膝书」等。还有的书家在创作中采用坐姿与立姿不断交替的姿势,被称为「行坐书」(图3-4)。 除了以上常见的几种姿态之外,在《法书论》中还提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书写形式——「悬脚书」(图5-6)。
该书的作者张彦远是唐代人,他在书中称: 蔡伯喈见杜弘仪说王右军临写《兰亭集序》,每字疏密、大小、短长、纵横不相似,以为入神之作。时年十五,便敢为之。后行于人间,观者犹疑真迹。尝于宣阳里舍悬脚书《道德经》及《乐毅论》。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孙子王献之年仅15岁时就胆敢说能够效仿祖父的作品来创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还被人误认为王羲之本笔,可见王献之的书法造诣有多高。
据记载,他当时还曾将创作的这两件作品悬挂在家中,供人观赏。由此可见这二件作品的数量应该不是一件两件,很可能是成批量的创作出来用来出售或者馈赠好友。 从这一则小小的史料来看,王献之至少两次采取过类似悬吊着双腿来进行创作的方式,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十分罕见的事情。 在《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一书中也曾提到这一点,不过表述方式略有差异,原文如下: “献之自幼随父习书,……又尝作二王书悬脚读之”[1] 这大概是张彦远的著作流传下来的唯一版本了;而《中国书法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的作者叶培丰所引用的版本应该是出自其它文献的转录,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小差异吧! 我们由此可以断定,王献之以悬吊着双腿的方式进行书法创作的「悬脚书」,在当时确实存在过。虽然其具体的操作细节不得而知,但从张彦远所说的“悬脚读书”这样的词语来看,「悬脚书」似乎是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的。毕竟悬吊着两条腿去作书,如果还要做其它的动作的话,那肯定是不太方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