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底翡翠有多少种?
这个题目太大了,我尽量回答得简单一点。 陶瓷和玉器一样,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不过玉主要是用来祭祀的,而瓷主要用途是日常生活。也就是说,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说,玉比瓷要高贵。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生活用的瓷器比玉要贵很多了。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抢走了大量价值连城的古代玉器;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传统工艺的重视和保护,使得现在的玉器比瓷器的加工精度、造型复杂程度、材质要求都要高得多(毕竟“破四旧”的时候砸了那么多玉料)。所以从工艺角度来讲,现在玉不如瓷了——不过大家依然觉得玉比瓷高贵不少。
回到问题来,楼主应该想问的是“在陶瓷底部刻上纹饰或者字叫什么艺术手法”吧?答案就是:落款! 但是这个落款和我们平常看见的落款又不一样。因为它是直接刻在器物的底足的,所以我们俗称它为“底款”。 这种落款的字体一般较小,而且是单个字单独成行排列的,行与行之间距离较大。由于需要保留足够的厚度给底座,因此字体不宜过大,否则会不够端庄。
除了文字之外,也有在底足刻划纹饰的,这类一般称为“画款”。比较著名的比如乾隆年制的“万寿无疆”款。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落款,是在已经成型烧结好的瓷器上面填上彩色颜料,然后再刻字。这种方法做出来的作品色彩丰富,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比较著名的是乾隆年制的彩瓷“千禧如意”。 以上三种都属于落款范畴,但是这三种做的不是一回事,各有讲究:
1. “底款”是在器物制作完成后,直接用刀刻出来的。因此也分先后:一般是先刻字再打孔,如果要先打孔再刻字,那么打孔的位置一定要事先设计好,不能打歪了;
2. “画款”是在器坯上绘画,等窑变完之后刮去多余釉色留下的痕迹;
3. 用彩色颜料填涂,再雕刻成型的,属于上面两种方法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