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翡翠怎么越戴越白?
泻药!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谈到这个“变灰”的问题,今天就碰到这个问题。先占个位,待会细细作答。 先说两个概念,在珠宝学中,我们一般将颜色划分为了三个系: 金属色系(黄棕红)、 淡彩色系(粉蓝绿) 和 浓彩色系(深蓝灰) 而绿色则属于淡彩系中的成员之一。 绿色的颜色变化范围从浅绿色到深绿色的过渡,除了我们熟知的绿色(苹果绿、嫩绿色,也就是色调饱和度低的绿色)以外,还有色调饱和度高的翠绿色和祖母绿色。 所以题主所说的「绿色」到底是哪种绿色呢?是色调饱和度很高的祖母绿吗?还是说就是常见的苹果绿呢?
再来谈谈第二个概念,在珠宝中按照成因颜色可以划分为: 天然色(又称原生色)和 次生色。 天然色指的是宝石在形成过程中因包裹体、瑕疵等导致的颜色;而次生色是指宝石在加工成首饰后,由于接触化学元素或者空气等原因产生的新的颜色。 通常来说,天然色的颜色范围比较窄,而次生色则颜色丰富。比如同样是黄色,油青色是次生色,柠檬黄是天然色;同样是白色,冰飘花是次生色,玻璃白则是天然色……因此要判断一种颜色究竟是天然色还是次生色,需要我们仔细地观察颜色变化的规律。 回到问题来,绿色的翡翠为什么越来越白了呢?是因为翡翠原本就是次生色吗?
一般来说,优质的翡翠多为天然色,有淡蓝色的青翠、艳丽的阳绿、深邃的蓝色调等等,不过也有一些特别的例子,比如墨翠。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将那些色调暗淡、水头差的翡翠统一称之为“绿缅料”,当然这里说的“绿缅料”只是就其颜色而言,并不是指所有缅甸出产的翡翠。 “绿缅料”往往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或者是其它偶然因素,会让其原有的颜色产生改变,变成淡黄色、橙色甚至是粉色,而这正是由于“绿缅料”中含有氯离子以及铜离子所致。当这些离子的浓度达到一定的值,就会使得绿色转变为其他的颜色。这正应了那句话“无色的香槟酒,经过时间的发酵也会变成红色的葡萄酒。” 那么,既然绿色能变成别的颜色,是不是说明所有的颜色都可以变为另外一种颜色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珠宝学习中我们会把颜色分为15个基本色调,每个基本色调再分3个等级,所以共计45个色调。这正如数学中的“0-9”的数字系统一样,虽然只有十个数字,但是却能组成252个排列组合。换句话说,45个基本色调能够组合出15625个变化色调。也就是说,一千五百多个变化色调中,才有那么一个色调是从无色开始逐渐形成的。 这么小的概率似乎在告诉我们,绿色变成白色是一个独特的个例,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不过,虽然绿色不能由无色慢慢演变而来,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上面这枚戒指的主石是一颗绿色的椭圆形钻石,旁边搭配了两粒小钻石作为点缀。然而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粒小钻石的颜色似乎有些不对劲呀——它们应该是白色的啊,怎么会是淡黄色的呢?定睛一看,原来这两粒钻石不是镶嵌时染上的黄色,而是因为钻石本身的色泽就是如此。 这不正是应了那句广告词“一钻多变,炫动多彩”嘛! 所以说,不管绿色是怎么来的,反正不是天然色就对了! 更搞笑的是,有时绿色还会“返青”诶! 别以为“返青”只发生在劣质翡翠身上哦,高档的翡翠也会有这种情况。比如在玉石市场中经常看到“红翡”(其实应该是“翡红色”)的挂件或戒面,这些“红翡”有的是天然红色的,但是有的却是先前是绿色然后变成了红色的,这种“返青”的现象正是由于其含有的铬离子在空气中被氧化所致。
因此无论是“变灰”还是“返青”,都说明优质翡翠的颜色变化是有限的,不像低劣的翡翠那样随便玩色。这也正是优质翡翠特别吸引人之处,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首饰是“小丑鱼”,只有别人笑话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