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色翡翠怎么区分?
注色,是商业意义上的概念,指染色、激色和浸染。 染色是指用天然或合成色素染料将本色翡翠进行染色,以增加色彩的艳丽,常见的有红翡、橙翡和黄翡; 激色是将无色或浅色的翡翠,通过人工加热的方法使其变成艳丽的红色或橙色; 浸染则是将低档次的绿色或黑色翡翠,浸泡在化学溶液中,使其颜色变深,扩大。 目前对“注色”的界定主要依据《首饰贵金属纯理论》与《天然玉石学》两本科普类书籍。其中没有提及到商业性加工中的“浸染”和“激色”方法。但提出了“染色”的概念,并收录了部分天然宝石中可以染色成色的例子。 所以严格来说,所有以上三类的处理方法都应当算作“染色”的一类。 但实际的商业使用过程中,“染色”一般特指天然染料(如植物色素)与矿物颜料在无色或少色的翡翠表面着色。而“浸染”“激色”则多用于化学染色剂,特别是含有碱性染料。因此从这一层面说来,“染色”又可以细分为天然染色和化学染色两大类。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绝大部分挂件与手镯都经过染色处理。除了极少部分特殊品种的翡翠(如玻璃种、冰种和糯种)能保留本身的颜色之外,其他的都是白色,或者淡绿、淡灰色等极浅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是化学染色剂染出来的。
天然染料染色所获得的色彩饱和度较低,色彩比较含蓄、柔和。而化工染料染色的色泽更为鲜艳、饱和度高,也容易褪色。两者的区别如图1-2所示。 从图1-2可以看出,天然染料染色后的样品,颜色与原件色调基本一致,颜色均匀,染色部位与未染色部位的边界清楚。而化纤染料染色后,颜色的鲜亮程度明显提高,但是色调偏移严重,而且边界的区分不够明显。 当然,天然的染料也有很强的染色能力。比如茜草苷、苋菜红、胭脂虫染料等天然染料可以将无色的翡翠染成鲜艳的橙色和红色。不过这种颜色往往容易褪去,留下一块白斑。而化学染料的着色牢固,不易褪色。所以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翡翠挂件、镯子都是化学染色剂染出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