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磁是什么?
这个“磁”字用的很有意思,在物理中,我们一般用“磁性”来描述物质的属性;而这里将“磁”用在“翡”和“翠”上,似乎有点不通,但是仔细想来,又觉得很妙。 “翡”的“菲”字,左边为“非”,右边为“衣”。《说文解字》中解释“菲”字的时候,引用了一段古文“斐”,并且指出,“斐”就是“菲”的异写。那么“斐”“非”古字相通,也就是说,从字源上看,“菲”字的左边一半就像一件披风一样,罩住了右边的一半。
现在把“菲”字拆开,左右两部分互不遮盖,其实就暗喻了宝石在切割加工之后,其原有的天然形状已被破坏掉,变成了一个由数十个表面(切面)组成的复杂几何体。 那“翠”呢?“翠”的字形演变也体现了“天然”与“人工”这一对立统一的关系。看字形,左边的“青”表示天然色彩,右边的“崔”表示的是人工的颜色——也就是染料(在古代,染色是一项很重要的手艺,能染的人家都很厉害)。所以“翠”的原意是指天然带有鲜艳颜色的石头。后来人们又把那些经过人工着色处理的天然石材叫做翠石。
那再来看看“墨翠”——黑色的石头。古代没有“黑”字,而是用“墨”字来表示黑色。“墨翠”其实就是指黑色的碧玉或者黑色的翡翠。 有意思的是,现代汉语里有一个词叫“翠色”,指的是绿色,而这个“绿”字,古文字形上面就是一个“艹”下面就是一个“崔”,正像一个绿色的竹笋。所以“翠色”即绿色的色调。 而如果把“碧”字拆开来,那就是“王”和“石”,这个“王”字,就是古书所说的“玉”字。古人认为,一切含有矿物元素的石头都泛着青白色的光芒,所以“玉”字下面的“土”字旁都写作“王”。“碧”即是“玉”。这样来看,“翠色”也就是“玉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