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有翡翠玉吗?
明代《格古要论》中,将玉器分为宝、翠、玉三类。其中“翠”即指今天的翡翠。说明早在明朝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翡翠是一种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玉石了。 书中对三种玉石的产地及特征描述如下: “宝者,宝石也”,“色莹润可爱,光辉绚烂,为世所珍。惟以丝线穿制首饰,不可琢以为器。”“翠”,“产南番之缅甸国,其地多有山,皆此石出。红如朱砂,黑如炭,黄如橘皮绿如葱叶,白如雪,各色相间,如碧螺春采芽,嫩而鲜洁。旧者淡绿带黄色,温润可受。新者纯绿,坚硬少泽……其质细润莹透,光洁可爱,无木纹、土渍。但色泽不甚匀净。按其纹理,直者为顺,横着为逆,有结块者,水波谓之,乃自然之纹,非裂纹也。”“玉”,“凡玉有青玉、白玉、碧玉、墨玉等类,以青玉、白玉为佳,有透明若水晶、微透明似羊脂者,以白玉为上品,有杂色者次之。然有杂色而雅者,犹胜纯白而无瑕者。
从上述记载来看,明人已经把今天所说的硬玉(翡翠)与软玉(和田玉)区分开来了,而且认为硬玉就是产自缅甸的矿石,这种观点比清雍正年间的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琉璃》中所持的“盖玉之出缅甸者,今既非止一处,而其处亦未有能大至何如者,故今日市上所售,则多属仿古。至于真古器,则或承袭祖传,或得之文物旧献,尚不乏希世之宝。”要先进得多。
根据明代中后期人们将玉浸于盐酸溶液中的做法来鉴定古玉真伪的做法推断,当时应该已经有关于古玉成因和产地的认知,所以才能做到这个地步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明人说的“翠”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翡翠。但是,此时的“翠”还并非绿色的玉石代名词,而是红色的宝石称呼——这一点与南宋朱彧《萍洲可谈》中的“翠”是指绿色的玉石的说法不同。
可以互相印证的是清代刘瀚《醒园述闻·岩矿》中记载的“翠石”解释:“翠石,今称翡脆。红色者为翡,绿色者为翠。但翡多紫色,而有红、紫二色者,谓之翡翠,又曰翡脆。”这里面的“但翡多紫色,而有红、紫双色者,谓之翡翠”一句与《格古要论》里“惟有红如朱砂,黑如漆,黄如橙皮,白如雪,各类相兼,如碧螺春采芽,嫩而不弱,鲜洁可玩。旧者有淡绿泛黄,温润可受;新者纯绿,坚硬少泽……”描写非常相似,证明直至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天然翡翠的颜色还是认同这种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