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老东西怎么样?
老物件儿,是指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物,或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器物,而这样的器物,通常都是指那些经过人工雕刻的玉器、石器等等。 而题主所说的“老的翡翠”中的“老”字,其实是一个多义词,可以表示为两个意思: 一个是表示时间跨度长的“古老的”;另一个是表示经历了许多手的“年久的”“陈旧的”。 题主所说的“老的翡翠”,可能是指两个含义中的其中一个,因为古代时人们就会使用翡翠作为首饰或装饰品了,比如:
1. 先秦时期的五色玉佩(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赐给舜帝的红色玉佩,传说是由青、黄、红、白、黑5种颜色的玉石所制成的)。
2. 新莽时期的玉璧(永巷郡公侯夫人印玺,用青玉雕制的璧形印章,新莽时期的东西)。
3. 东汉时期的玉猪(据传是东汉时期西域进贡给汉朝皇帝的玉猪,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 南朝梁简文帝的戒指(用青玉制作的皇帝贴身佩戴的戒指,现藏于北京博物馆)。
5. 辽代的鱼龙纹手镯(用绿色翡翠雕刻而成的手镯,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还有这个答案中提到的乾隆斗彩八方壶,虽然制作精美,但毕竟是近代工艺,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老翡翠”。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它的价格之所以能够居高,除了材质之外,也有做工和设计的功劳。毕竟只有工艺精湛,设计新颖独特,才能受到大众的欢迎。 现在市场上经常有人把一些人工处理过的,价值较低的水沫子、卡地亚等翡翠饰品称为“老的翡翠”进行售卖,这些应该都属于广义上的“老的翡翠”,只不过价值不高而已。
瞿戈优质答主新老翡翠的区分历来是广大玉友门的热议话题,那么,翡翠老东西的鉴别方法有哪些呢?翡翠老玉,也叫“翡翠老坑”、“老坑玻璃种”、“老玉”,它要求翡翠有绿色,且底子如玻璃一般干净透亮。“老坑”是和“新坑”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征是:由于埋藏时间长,受自然界的风化作用时间长,呈半透明至透明状,表面有一层包浆,有时有土蚀痕、桔皮纹、水线等,显得古朴,有“起胶”、“起翠”现象。“新坑”水冷,色生硬,透明度差,有时内部隐晶质颗粒可见。
一、手感翡翠老玉
翡翠老玉的制作经过打磨、雕刻和长期盘玩,包浆渗透非常厚,有庄重、肃穆之感,上手感觉厚重压手;而新仿翡翠由于做旧工艺粗糙,仅流于表面,上手感觉较轻。用手按压翡翠时,老玉因起胶,手按压时感觉有弹性和软的感觉,仿佛有生命一般。新玉上手感觉冷冰冰、干巴巴,没有生气。
二、眼看翡翠老玉
老玉在制作过程中,将裂隙中的灰渣清理得比较干净,有时仅在低倍放大镜下才能看到,因此表面显得干净、利索。新仿翡翠要么裂隙中灰渣清理地不干净,要么表面留有酸浸蚀痕,如龟背纹等,有时甚至还有酸碱反应残留物。另外,老玉在盘玩过程中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包浆,有时还有由于接触皮肤中油脂、汗液等形成的黄斑,在透射光或侧光下可以观察到;而新仿翡翠要么包浆过浅,要么做得不自然,在透射光或侧光下观察也看不出来。
翡翠在自然界中经历漫长地质变化,有些可以达到数万年。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翡翠晶体间受到挤压位移,使晶体错开,产生裂缝,这些裂缝经过长期渗透,在次生矿床中,就有不同物质进入,从而使翡翠有颜色等变化。翡翠老玉颜色渗透深入,颜色自然、饱满、干净。仿老翡翠玉件颜色渗透不深,颜色不自然,时有出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