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冰翡翠什么样?

傅鸿鹰傅鸿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玻璃种,就不得不提一提它的“同胞兄弟”冰种了。虽然两者的表面光泽都是玻璃光泽,但冰种的透明程度和内含物体的色调都更为丰富一些。 冰种是指一块玉石的透明度像冰块一样,光线可以透进去,但又不是透明到可以看透底部的程度。

在宝石学中,将透明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 完全不可见为1级,可见光线中的70%以上为2级,可见光线中的80%以上为3级,可见光线中的90%以上为4级,肉眼可见全部光线为5级。 冰种的透明度一般能达到3~4级,品质不错的冰种甚至可以达到接近玻璃种的透明度。 所以,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形容极品的冰种的话,那就是“近乎透明”!而冰种的颜色通常呈无色或白色,但如果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净化,部分的冰种也会形成色度很深的颜色,如淡青色、豆绿色等。当然,这些颜色的形成并不影响其通透度的程度。

优质冰种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晶亮”。不仅透明度等级高,而且内部非常干净,没有任何瑕疵,看起来就像是晶莹剔透的玻璃,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冰种玻璃”或者“冰彩玉髓”。 在市场上,冰种往往被称作“玻璃种”,但大家可不要以为它是低档的品种哦!除了部分达到玻璃种的极端特例之外,一般来说,只有品质不错的冰种才被当作是玻璃种的替代选择。

侯常炼侯常炼优质答主

其实“近冰种”翡翠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翡翠品种,从字面理解就是接近冰种,尚不够冰种标准的翡翠。翡翠的种份是一系列渐变的过程。从玻璃种到冰种,从冰种到芙蓉种,从芙蓉种再到糯化种,从糯化种再到豆种,都是循序渐进的转化过程,而不是一种断层式的存在。

在翡翠行业中,翡翠的种份是以玻璃种为标准,并按照与玻璃种接近程度来划分。比如冰种翡翠,是以“接近玻璃种,尚不及玻璃种通透”的翡翠而划分出来的一个翡翠品种。同理,按照冰种来划分“近冰种翡翠”,那么“近冰种翡翠”自然就是“接近冰种,尚不及冰种通透”的翡翠。

近冰种翡翠的“近”字无法以一个准确的数值来量化。如同以黄金的纯度分为24K金、18K金、14K金一样,而如果再出现一个“近24K金”,这个“近”字该如何定义?在翡翠界中也是如此,行业惯例对于近冰种的翡翠,一般以“近冰”字眼标注,而不直接以冰字来定义。

冰种翡翠内部洁净,一般无肉眼可见的杂质,而近冰种翡翠内部可见极少量的杂质,“极少量”也是一种无法量化的数据,这也就是近冰种翡翠的争议之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