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样看会不会露白?
我理解的露白,是相对于暗纹、杂质等而言的。 一般来讲,种水好的翡翠会显示出它纯净剔透的一面,而种水差的则显得浑浊,甚至能看到一些点状、线状的瑕疵(黑点、裂纹等)。 不过,有些瑕疵是不影响的,比如棉,只要不是大量存在且影响美观的,都不影响价值;再比如纹,如果是天然的结构纹理,也不影响,反之则会降低其价值。 但“露白”就不好说了! 我见过的“露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雕工不好导致边缘崩口,有一种破相的感觉;另一种则是雕刻纹路痕迹明显,像画上去的线条一样,感觉不太自然。这两种我觉得都可以称为“露白”吧。
至于题主说的那种像胶片一样的带颜色的花纹,我不知道是不是行内所说的“石花”,有黄色、绿色等等,这个我个人不是很在意,不影响美感就算了。当然,如果颜色很深而且遍布整块石头那就另当别论了……
最后,我想说,不管怎么样,买玉器千万不要找一些看起来很漂亮的图片,因为那样十有八九是要翻车的! 一定要找细节图!多找几个角度拍! 毕竟,再完美的照片也会把玉石表面的缺陷掩盖三分呢~
看光照度,太强或者太弱都会影响翡翠颜色的判断,过强的光照,如直对太阳光或日光灯,会使翡翠的颜色变淡,过弱的光照,翡翠颜色会加深
看颜色的饱满度和通透度,也就是翡翠业所称的“水头”。颜色再好的翡翠,如果“水头”不好,颜色再绿,翡翠内有“干浆”、“白脑”,这种翡翠价值都要大打折扣。
看颜色的分布是否均匀,分布均匀的颜色好于分布不均匀的颜色。
看颜色的“正艳”度,颜色的纯正艳丽的程度,即翡翠颜色中饱和绿色的含量。颜色的“正艳”度又可分为“正,艳”、“正、淡”、“艳、邪”、“邪、淡”四个层次,依次品级降低。
看颜色和底子的协调性,即颜色和“地子”是否一致。最贵重的是“玻璃地”配鲜绿色,这种翡翠极为稀少。市场上“玻璃地”翡翠多为“紫罗兰”色或浅绿色,“油青地”、“蛋清地”则配深绿至黑绿色。
看颜色和裂隙的关系,裂隙是翡翠的“伤疤”,在挑选翡翠时,应首先选择无裂无绺的翡翠。有裂无绺的翡翠,则应选择颜色依附在裂隙内,或颜色在裂隙外绕裂发育的,应尽量避免选择颜色在裂隙外且与裂隙直接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