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城市沉香用量最多?
这个问题很有趣,先占个位子慢慢答…… 香用之量最巨者当数寺庙道观,毕竟烧香拜佛是最普遍的宗教行为;其次是文庙(文人最爱)、书院(如岳麓书院);再次是私宅(大户人家会在家里焚香);最后才是民间的娼妓(当然,古代娼妓的文化素养一般比较高,很多还是知识女性的,所以跟文庙啊书院之类比,还是要少不少)。
所以香用量的多寡排序应该是这样:寺庙道观>文庙&书院>私人住宅>娼妓。 但是,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推测而已——实际上情况要复杂得多。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古代的中国,绝大多数的文人是穷鬼一只,而且社会层级越高,越穷——“达则兼济天下”嘛。像杜甫这种穷得有口吃的诗人简直算是特例中的特例了。大部分文人在穷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选择弃文从商或者从政,然后迅速脱离清贫线,走上人生巅峰。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富起来的文人还会不会继续爱香呢?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不过,他们用的香与那些真正有钱的人(如达官显贵、巨贾富商)用的香并不是一种。前者的审美趣味并不取决于金钱的多少,而主要受他们的政治地位与社会阶层影响。他们用的香在味道上更为清雅(但不代表香味浓度就低),更倾向于梅花、栀子花这类花香或者竹子、绿茶这类草木清香。
后者的香气往往偏浓郁,偏爱檀香、乳香一类的香料;而且由于用香的习俗更多来源于中原地区,所以在南方的很多地方它们会带有一种特有的“土腥味儿”——这一点跟现在北方人习惯用檀香、龙涎香一样。不过到了明代中后期开始,这种特有的香味儿渐渐淡化直至消失。 所以说,不同的人群用的香其实是有差别的,而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经济能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