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理解中国的书法?
书法是中国古老而文明的艺术,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艺术形式,现在多指用毛笔书写汉字并经过临摹历代名帖而获得的字体风格。那么如何学习书法呢?本人从事书法教学十年有余,学生涉及成人、少儿,有业余爱好学习的,也有专业进修的,这里分享下我的经验。 首先要选字帖,这个很重要,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和喜好的字。比如说你比较内向,喜欢宁静的书房,那你就选择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的行书或者楷书;如果你比较开朗,那你也可以选择赵孟頫、欧阳询的字,他们两个都是行楷,写起来很飘逸。当然也可以选择篆书或者隶书,看你自己喜好咯!确定好字帖后,就可以准备笔墨纸砚等材料,进行临摹了。
临就是看着字帖写得一模一样,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基本功,这种能力你要慢慢培养。刚开始可先用透明薄膜蒙在字帖上描红,红字最好选用碑刻拓片或墨迹,这样笔锋和字迹的神态能更清晰的展现出来。你描红了之后把红字撕掉,再临一遍,看看两者的差别在哪里。这样子训练下来,你的基本功肯定能打下来了。 接着是创作,也就是把自己的字和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首先还是要选好纸张,用什么纸跟练什么字没有关系哦~但一般说来,我们初学书法可以用仿古纸来练习,等基本功巩固了,可以换毛边纸或宣纸练习。
接下来就要打稿子了——也就是在你所选纸张上画一个草稿,怎么顺手怎么做,这个没有特定要求的。 最后就是写,怎么舒服怎么写,注意行距和字距以及整体协调感。 写完别急着扔掉,仔细看看哪里写得不好,哪里需要改进,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当然,在学书的过程中,你还可以加入软笔班,系统学习中国书法史及各种书体(篆隶行楷),全方位提升。
以文字为基础的书法。在世界各民族文字的发展史上,汉字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书法。书法一词在西方文字中无相应的固定词义可对译。西方文字由草书发展成为现在的印刷体后,文字的艺术形式仅在招牌书法和广告设计中有着类似体现,但在西方艺术史上,仍难有可同东方的书法艺术相提并论的独特艺术种类。这是因为汉字从最初的表现形态起,就具有象形与象意两个方面的职能,在书法艺术中也具体体现在点划、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即从其点划的象形美到结构与章法的象意美,形成了线条、整体、气势三者的高度融合。
汉字作为一种艺术载体,具有表意文字的特点。汉字发展到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出现的刻划文字的线条,标志着书法艺术的萌芽,经过数千年的衍变发展,其线条具有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但书法艺术的形成,应是由东汉社会风尚、哲学思潮、审美意识与汉隶的成熟,共同孕育下的产物,而书法艺术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得到完善,书法艺术诸体的楷模和书家群体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已臻完备。
秦篆以点线婉曲的力度美体现了秦代强盛之风,东汉隶书的蚕头燕尾和方整取势,显示出折方严整的美,魏碑的用笔雄奇,结构奇肆险峻,表现了北朝浑厚骠悍之气,唐人诸楷法度森严,笔划沉雄遒劲,结构茂密严谨等,都是以时代风尚为美学价值标准来衡量的。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完善,南北朝时期是书法艺术风格的蜕变时期,隋唐时代是书法艺术风格的交融时期。书法艺术发展到明代,书法史上第二次高峰出现;而清代碑学风兴,成为书法史上的又一高潮,在近代成为书法的尾声时,书法艺术出现了第二次南北交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