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名画家?

桓采馨桓采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宋元开始说起吧,那个时候画论和画史的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评价标准也逐渐完善。当然这个时期评出来的大家跟现代人的审美大相径庭。但是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即便同一时代也有不同的风格。所以也没有谁好谁不好的绝对标准。 宋代李唐《万壑松风图》,此图为巨制,而且李唐是个风格比较全面的画家,青绿、水墨俱佳,此图是青绿设色,笔法劲挺,金碧辉煌,为李唐的代表作之一。

北宋赵佶《瑞鹤图》,徽宗虽然书画皆精,但其实他的书画造诣远不及他的花鸟画。他的花鸟画设色艳丽,风格奇崛,工笔重彩,堪称精致。

南宋马远《水图》之一,这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的构图很有特色,号称“马一角”,画面或者山峦起伏或者云海苍茫,或者飞瀑直下或者流水潺潺,或者是水天相接或是云卷云舒……总之给人浩瀚广阔的感觉。他山水画的用墨也很有特点。淡墨渍染,浓墨点苔,笔法简练而意境深远。

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王蒙是元四家之一,这幅画景物繁复,高山峻岭,飞瀑流泉,板桥茅屋,林间人家,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王蒙的画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细密”,笔墨细致到近乎繁琐的地步。不过王蒙的“细密”跟南宋的马远、夏圭的所谓“细密”不一样,他的细密中自有疏落,繁复之中自有一种空灵感。

明代徐渭《墨葡萄图》,徐渭在文征明之后被称为“青藤白发”,他是明代中期文人画的旗手,以泼墨写意著称。他的写意跟宋朝的写意不同,他的写意更偏向于草书,不拘一格,纵横开合,酣畅淋漓,这是典型的文人意趣。同时期的人评价他说,“书至初唐无不好,诗至唐诗无不好,文至唐宋无不好,画至元四家(吴镇、王蒙、黄公望、倪瓒)无不好”(语出陈继儒《徐渭集·小传》)。可见他在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标杆式的人物。

清代石涛《松阴闲坐图》,这个大家太熟了,清初四大画家之一,号称“扬州八怪”之首。他是个和尚,却自称菩萨生,他精通禅理,所以他的画也充满了禅机。他提倡“借笔”(笔不离纸,画一次完成),反对“熟纸”(在已经打好的底纸上作画)。他的作品既具有文人气又具个性色彩。

庄富林庄富林优质答主

齐白石,祖上世代务农,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有七兄弟,排行第二,又名纯芝、渭清,因其住过星塘老屋,所以又名齐星塘,是20世纪中国画伟大画家之一,世称“松龄翁”、“ 白石老人”。幼年家境贫寒,做过农活,15岁学木匠,擅长木雕,自25岁起学画画,28岁拜胡沁園、陈少蕃为师学诗、书法,自此正式走上艺术生涯,此后往来于家乡和长沙之间。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和刻苦钻研,其绘画和诗文、书法、篆刻艺术日益精进。

40岁时离乡北游,以卖画为生。他54岁后,又游历于江西、湖北、广东、北京等地,以卖画为生。55岁时到北京游历,得到老舍的帮助和推荐,在“中山公园”的园坛上办了第一次个人国画展,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也由原来的“黑、密、重、辣”转化为“红、白、清、淡”,绘画成就大进。此后,以篆刻、书画为生,先后得到陈师曾、林琴南、郭葆昌等人的帮助,尤其是通过林琴南介绍,给贝子溥雪斋(溥佐之弟)做家庭画师,使他在上流社会建立了稳固的地位。

60岁时第二次去北京,定居北京法源寺和宣武门外绒线胡同等地。1926年移居北京市东城区后圆恩寺,徐悲鸿将其推介给艺术学院和大学,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立艺术院校教授,1937年移居东城北新西路西三条21号的新居。

1950年,当选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全国政协推选全国首批34位文化名人,称“中国人民的胜利,是文化的胜利”。齐白石位居首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是年9月辞世,享年94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