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代表了中国的什么?
先引用一段百度百科内容 “中国是一个爱玉,爱戴玉的国家,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玉器中最早的一种造型),良渚文化出现玉器制造业,三星堆发现玉石器。春秋战国时代礼乐崩坏,玉的礼制功能终结,却开启了玉的文化内涵——君子比德于玉兮,温润而泽仁。汉代以玉入葬,推崇孝悌忠顺。魏晋南北朝玉作实用佩饰,还兴起了“玩玉”之风,至隋唐时达到了高峰。宋朝之后,文人雅士赏玩玉成为一种风气,元代以后玉的制作和雕刻越发精致。明清两代,玉的发展达到顶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业取得了巨大发展,现已跻身世界玉业大国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 中国是玉器的发源地之一,使用历史非常悠久; 曾经作为封建王朝的礼器,规范着社会的文明; 今天作为一种装饰品、收藏品、工业原料等等,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那为什么会邀请我一个玩泥巴的答题啊!!!(哭晕在厕所) 说回正题,我觉得玉代表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从古代到现在对于美的追求吧~
玉在中国文化中是君子品德的象征,是东方美学的核心: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玉集中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如玉的温润,象征天,玉的缜密,象征地,玉的廉洁,象征山,玉的延泽,象征河,玉的光辉,象征德。天、地、山、河、德,都是最自然、最真诚、最道德的东西,都是中华民族所崇仰而又最美好的事物。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一、礼器的象征
玉,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象征物。据资料考证,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今浙江义乌一带,先民已开始以“玉”为工具,琢玉成器。在以后的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玉遂成为我国古代统治阶级在礼仪活动中充当礼器的必备之物。如周朝规定,天子用的玉有六器,即:玉璧、玉圭、玉琮、玉璋、玉璜、玉琥。其中,玉璧用于祭天,玉琮用于祭地,玉圭用于祭四方,玉璜用于祭南,玉琥用于祭北。
二、富贵的象征
由于玉在古代具有特殊的神秘色彩,成为天子和诸侯的佩饰之物,因而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正如《管子•侈靡篇》云:“诸侯珍玩聚太府,珠玑玉倍,金银充藏。”《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玉作六瑞,则天子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说明,在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下,玉还用以显示各级官宦的等级和身份。由此可见,玉在古代是一种“高价值”的商品,是具有“超经济”范畴的精神制品。《荀子•法行》则从另一侧面揭示了玉的文化价值:“君子比德如玉,温润而泽,仁也。”
三、治国的象征
玉是华夏儿女的爱物,是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论玉的篇章颇多,影响最深远的当数《礼记•聘义》中“子贡问观于孔子”一节了。孔子论玉之语最为系统完备,把玉之“十一德”,拟人化、道德化,用以比人之德,以喻治国。
四、美好情操的象征
玉既是礼器、尊贵和财富的象征,又是美好情操和坚贞爱情的化身。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几句古语,将玉的“宁折不弯”、“坚贞不屈”,同人的高风亮节、高尚品德联系在了一起。“化干戈为玉帛”,则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友好、和睦相处的珍重和向往。“愿化为石突然,投君玉环”,表达了一对男女坚贞不渝的爱情。“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石玉的喜爱,也借以抒发自己纯洁无瑕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足以看出,我国是玉石之邦,玉石文化源远流长,蕴藏丰富,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