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三尺是多少?
“三尺”是一种约数,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尺寸的宣纸。 宋朝的尺比今天的尺要短,大约缩短了三分之一; 清朝的尺又比宋朝的尺略长一些,接近现在市面卖的刻度尺的长度(30cm)。 所以宋朝的三尺相当于现在的50cm左右;而清雍正年间的三尺等于现在76.5cm,接近80cm。如果注明是“宋代‘三尺’宣纸”的话,就是指80cm见方的纸。 而如果注明是“明代‘三尺’宣纸”,就是指105cm见方的纸——因为明宪宗时期,曾经将尺加长,但到了明世宗时,又恢复到雍正时的长度。
古画上的题跋有时候会写出纸张的规格,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马远的《西园雅集图》等等都有标注,如“麻笺三幅”“四幅素绢”“四轴湘竹帘”等,这些都是尺幅单位,说明这些作品都是用一叠(幅)某种材料的纸绘画而成的。 当然也有不写的,比如《韩熙载夜宴图》,虽然是五段连续的画面,但却是用五张单独的画页连接起来的,这在古代叫做“接引”,这种表现形式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并非北宋张择端独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