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有多少人民币?

戎国宏戎国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货币”这个词可能有点误导性,我改一下题目,古往今来的货币都是一般等价物,或者用经济学的说法叫支付手段,但是不是“钱”,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钱”其实特指纸币。

先秦没有统一的货币,各国各自为战,使用铜币(也是最早使用的金属币),秦统一后,统一使用秦半两铜币。汉承秦制,又继承了战国时期的布币,同时存在并行的两种货币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纸币——东汉末年出现了“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政权频繁入侵,战乱不断,经济受到极大的摧残,货币制度也非常混乱,魏晋南北朝的纸币“钱钞并行”。隋朝建立后,统一了货币制度,取消了纸币——“钱钞并行”改为“铜钱兼银饼行用”——银开始正式充当货币。

唐朝实行的是“以钱易粟”的货币税,即按土地多少征税,纳税人可以拿地租去换粮食也可以直接交钱,这时钱是作为赋税的计量单位出现的;安史之乱后,财政困难,唐肃宗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发行“至德钱”——这是一种虚值钞票,与后来的“宝文钱”、“永乐钱”类似。五代十国战争频繁,各地都自行发行钱币,这时钱的概念已经完全变成了纸币的意思。

宋朝建立了世界上海外贸易最发达的经济体,商业非常繁荣,因此对纸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宋朝发行的纸币“交子”“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朝时中原混乱,南北两宋的纸币体系崩溃,元朝中央政府设立了“泉府司”管理铸币、纸币印制事宜。

明代开国之初,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和避免白银外流,明太祖朱棣大力推行“宝钞法”——这就是后来大清乾隆皇帝吹嘘的“祖宗之法”,但明中后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宝钞泛滥成灾,人们越来越厌恶它,最后甚至导致了明末老百姓以金银代钞交易而朝廷反而要征收巨额的“烧钞税”——这完全颠倒了正常的货币秩序!

清朝沿袭明朝的“宝钞法”,并在乾隆年间达到顶峰,这时民间已经普遍用银元(西班牙银元)和铜元代替了“宝钞”,清廷对此也只好听之任之。在《圆明园日记》中,记载了道光皇帝看到洋人用银元购买丝绸时的惊讶——“此银圆为何物,其形圆而小,此珠圆而大者何也,令太监购二枚以为奇” 。

经淑怡经淑怡优质答主

历史学界有两大难题,一是知道有多少人死于战争,二是古代的货币实际价值究竟是多少,这个话题可以说是见仁见智,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小编最近看过几个结论,综合考虑后,认为清代的GDP是3000亿美元,人均GDP是638美元,这个较为可信,于是就进行一系列计算。

古代的黄金

在古代“金”是属于贵族的货币,基本上很少在平民之间流通,他们使用的是铜钱为主。在历史古书中一般会采用布匹、粮食、房屋等等实物来体现一个人的财产。布匹主要是靠棉花来制作,一个家庭,如果能有一个小型的棉花田,一般可以制作出6套衣服。在古代,一个人一生的所拥有的棉花衣服不会超过15套,这就是一个布匹的估量。在清朝,一匹布大约是300多个制钱。银子一两,相当于白银100克,可以购买几石粮食,石作为度量衡一般是125斤,也有130斤的。这样基本可以理解成一两白银可以购买几百斤粮食。一两白银折合成黄金大约需要7两白银。这样就可以计算出黄金的换算关系,也就是1两黄金,可以购买20多匹布,可以买1000多斤粮食。

金条和白银

清代中时期,是清代最辉煌和最繁盛的时期,1850年是这个时期的一个中间节点。在中国历史古籍中,清代的人丁资料最精确,可以理解成清中期有4300万的丁口。按照清朝赋税的丁税2593万石玉米,折合每口需要交3斤多的玉米。当时一两白银大约可以买到360斤粮食,这样每口的丁税大约在0.01两。实际上每年每口的徭役大概在0.2两。实际上清朝政府每年收取的赋税大约在2亿两白银左右(相当于3000吨白银)。按照人均拥有5两白银计算,清代的人均实际GDP是5两。

一两白银购买东西

以上是计算清代人均GDP,我们计算一下古代的GDP大约是多少。因为古代的2000多年,不是发展时期,就是战乱和衰退时期,繁荣的时期也只有西汉初期、唐朝中期、清朝中期。按照清代中期的发展水平,作为古代的平均计算水平。清朝中国人口大约是4.3亿,按照人均5两白银计算,清代的银本位GDP大约是22亿两白银。如果按照清代中期的物价水平,白银和黄金的比价是1:7。

清代的银元宝

这样整个古代的金本位GDP大约是15.71亿两黄金。按照目前国际市场的黄金价格计算,1克黄金大概在285元左右,1盎司黄金=31.103481克。1盎司黄金的价格大概在8900元。按照古代1两黄金=16.2546盎司=48.6928克(《汉书·律历志下》:“度:以六为法,寸十,尺十,丈八;黄钟之长也。又以十为法,丈十,引十三;五度也。称之以十钱重一两,一斛粟重十二石;同律法也。量之以十合重一升,十升一斗,十斗一斛;亦黄钟同法也。重三均,得素均。素均者,物也。故量各以其物称。”其中合,汉时二十四铢为一两,一两为十又六分之一合,也就是一合是0.04167两。由此计算得,一两等于二十四合。一两等于16.2546盎司,约合48.6928克。)价值大约在13633元,这样古代的金本位GDP大约是215000亿元。按照清代中期的人口4.3亿,古代的金本位的人均GDP大约是5万元。按照清代的人均638美元,大概可以购买7匹棉布。按照2016年的购买力,5万元可以购买7匹布,一匹布大约是0.35万元,74平方米的房子,大概价格150万元,一辆普通汽车的价格是20万元。3.5斤黄金的价格大约是5万元(2016年全球黄金的平均价格是1195元一克)。

古代粮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