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中国书画报社?

郝迎昕郝迎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何东”,不知是不是题主所问的“何东”,我这里有一张他的旧照片和一份1958年7月2日的《光明日报》。 照片拍摄于1956年4月,新华社发。配发文字说明:“中国书法艺术工作者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何东先生(左)和副主席林散之作客燕京大学教授汤一介的家,讨论成立中华书学会的事宜。右为何东秘书李树声。” 何东(1905-1973),原名炳秋,字雪堂,浙江杭州人。幼年时随着父母迁居北京。

他6岁开始练字,最初学欧体楷书,后改习“二王”行草,13岁已能写得一手好字并小有名气。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流亡西南,任教于云南大学,同时还担任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1949年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他一生留下不少书法作品及大量关于书法研究的著述,如《中国古代书法赏析》《汉字的笔画和美》等。他最出名的作品,当数1951年应印度总理尼赫鲁之约,用毛笔书写的长达35.8米的草书《文心雕龙·颂赞篇》。这份《光明日报》登载的就是这篇长一点的报道。 这个报道还提到一件事: “去年,应印度总理尼赫鲁之请,他用毛笔书写了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全部章节,赠送给印度人民。”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要送给尼赫鲁的《荣国府》,但我确实在一本1954年的《红楼梦》英译本中看到了这幅墨宝的影印件。

我看到的这本1954年的英文《红楼》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戴维·德雷克(David Drake),他是一名英国人,毕业于剑桥大学,是一名语言学家,也是一名红学家,其代表作还有《〈红楼梦〉:一场虚构的悲剧》。这本书在卷首附了一张极大的彩色插图,就是这幅《文心雕龙·颂赞篇)》的墨宝。 在德雷克的书中,他对这幅字称赞有加,称它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一部杰作”——虽然我对这些评价的真实性有待考察(比如他称赞这部《石头记》“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但这部《石头记》却是程高本,而非曹雪芹原著)。 但德雷克也提到了这幅字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它是由一个叫做何东,人称‘南唐’的人写的——这个称呼指的是五代十国的南唐,而不是指现代的江苏省常州市的南朝古墓出土的瓷器。据我所知,这位‘南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书法家之一。” 可惜,德雷克没能在现实中见到这幅字,因为当时中国正遭受着三年饥荒之苦,外宾很难见到这样的“国宝”。德雷克只能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欣赏一幅巨大的复印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