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书法怎么鉴别?

祁雅棉祁雅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徐世昌(1854—1939),字兹甫,号菊人、东海,又号沁园居士。河南汲县人。晚清进士。 其书法取法汉魏碑刻与晋唐名家,初师翁方纲楷书,后学颜真卿《多宝塔碑》及赵孟頫行书,晚年精于小楷,兼擅行草,书风清劲端雅。他一生勤于翰墨,作品颇丰,著有《临池心解》一书。

传世书法以行草书居多,有《行书札册》、《临怀素自叙帖》等;墨迹有《题画诗册》、《杂录诗卷》、《楷书五言联》、《七言联》等;书法作品有《行草轴》、《中堂》等。

徐世昌的弟子王云阁回忆道: “在民国二年(1913)的时候,我曾在北京法源寺居住过一段时间,每天上下午都要去拜望老师父次仲先生。那时徐公常到寺里来玩,所以我和他也见面的机会很多。有一天晚上,我在书房里正要休息了,忽听见有人敲门说:‘菊人先生在等着和你谈话呢!’我就连忙起来换衣服,跟那个人走去。只见菊人的轿子已停在门口。于是我就跟着进去了。到了里面,徐公问我学过几年字?我说从八岁开始学的。他说你每天练多少字儿呀!我说有时少时十几二十个宇儿。有的时候多时几十百把个字儿吧……然后他就指着桌上的一张大宣纸对我说:‘这张纸够大的了,你把这纸上写满它吧!’我又问他要写多长时间才写得完?他说今天晚上就写吧!”接着,这位学生又说起了徐先生的教导:“当时我还不知道他老人家的意思,就在砚台里磨起墨来了。谁知我刚磨好一锭紫毫,他的随从们就把一张很大的毛毡铺好了,说是笔掭用的。后来我又找了一对很大的笔洗,一个做水缸用,一个做墨海用……”这时徐世昌笑着说:“够了够了!你不必忙了。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这样多东西你用起来不习惯的……”  随后两人谈到写字和习字的要领和方法等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徐世昌说:“‘临帖’这个法门是很重要的……你可不能走错路哟,一定要按照我的办法才行呀!”  徐世昌还向这位学生的父亲——前代巡抚王树汶谈过有关怎样练字的问题,王树汶问:“怎样才能写好字哪?”徐世昌说道:“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而下笔有神’,只要熟读熟记,就会运用自如了。此外还要懂得用笔之法才能事半功倍啊!”  为了加深理解,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比如说‘山’字吧。你看那‘山’像什么样子?好像一个人坐在那里似的,这就是‘山’的形象,也是‘山’的本意,那么你怎么把它给写跑了呢?为什么要把原意写走呢?这就是你没有领会‘山’的原形所在。现在你要注意点画之间的安排和顾盼呼应的关系,比如那个竖钩要与下面两横相配合才好呀。另外还要注意转折顿挫的地方也绝不能马虎呀。否则就不能成为‘山’字的样子啦。你说对不对呀!”  王树汶连连点头称是。

谢淑婷谢淑婷优质答主

徐世昌的书法作品,是民国时期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写的。 他的字在风格上属于行草,但是结体偏瘦、字形狭长,给人清俊挺拔的感觉。另外他用的行笔不是特别流畅,转折处和笔画都带点方头,有很浓厚的旧书家的痕迹,这个特点和他做民国时候的风气是一脉相承的——就是文风古拙(比如钱玄同,齐白石的字),而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是西方式的那种更“现代”的书风,所以看他的作品还是能看出来时代的特征。

不过就个人而言我不是非常喜欢他的这种字体,我自己的选择还是倾向于更清新秀丽的字体,比如沈尹默、林散之、启功等的作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