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草书是谁?

秋博轩秋博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心中第一是孙伯翔,他老人家的草书写的很有韵味! 他的草书结体宽松随意但又不至散乱无型;用墨十分考究,枯湿浓淡尽得笔意;运笔迅疾却又有度,连断皆恰如其分... 我欣赏他的草书中所洋溢的那种书卷气、文人气! 第二是于右任,他的字大气磅礴又从容不迫,于先生的草书中体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意”,所谓“从容不迫”也是说他的草书写得非常有节奏感,丝毫不见刻意做作。 第三是郑板桥,这老兄的草书别有一种情趣在里边,他的字多带夸张变形,却又自然生动而不失法度;用笔疏密得当而又变幻莫测;字字独立又处处相连... 第四是林散之,他善于将篆隶笔法融入草书中,故而他的草书显得古拙朴茂、浑厚生动。且线条质量非常高,干擦不多,墨色滋润,少有败笔。

第五应该是我吧,哈哈~我是认真认真的!我的草书追求的是自然,所以写得比较快而且不拘泥于章法,当然,这是对我自己的评价哈哈哈!如果拿我的字和大家的字比那确实不算什么,但是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学习书法,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那种看似高深莫测的字呢?

倪霈愉倪霈愉优质答主

张旭,初学欧阳洵,继乃入《鹤铭》之馀意,后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乃得神。书则后人稍有论疏。余于阁帖观之,深有得处:如折钗股,其笔圆锋毫无圭角,所谓端若引绳,而绝无曲挺之迹,斯言得之;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此语非是。笔势翩翩,有时而落于轻滑,乃子敬之弊也。张长史当开元、天宝之际,离率之风炽然,故其书不拘拘耳。故其《郎官厅》、《心经》、《千文》,有全用《宣示》笔意者,若以《唐文》、《断千字文》法度较之,未免失之太野,“肥”字几于俗书,然不失右军之本怀。唐人未有及之者,以其太生,学者所难耳。

李邕《法华寺碑》,其体与颜大将军同源。李《云麾将军碑》,圆熟可喜,而纵肆亦甚。

怀素,得张旭笔法,而大草之妙,或在旭上。怀素《自叙》、《千文》,乃惊蛇入草之化也,观《藏真律公帖》,笔力圆劲,绝类右军,知怀素之书不自张旭得来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