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底中国景德镇的碗值钱吗?
如果说是“康熙青花瓷碗”,那确实很值钱; 但说“景德镇”,就没什么价值了! 首先,现在的景德镇陶瓷,其实已经脱离的清朝的制式了。 至于为什么值不值得钱,我就没必要多说了吧~
题主可以看看自己手上的碗底部有没有一个类似下图这样的标记: 如果有的话,那就说明这个碗是景德镇的,并且是2016年以前生产的(因为2016年的标志是这样的) 目前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景德镇瓷器”,其实都是广东产的! 因为现在技术进步了嘛,以前是用毛笔在器皿上绘制图案的,但现在可以用机器做了。 这样一来的话,很多非景德镇的瓷器,也具有了“景德镇的产地标签” 所以很多人买了,以为是买到了正宗的景德镇瓷器,实际上却是广东产或者江西产的…… 这是一种营销方式而已啦~ “我产品卖这么贵是有道理的!”
据报导,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亿港元高价拍出。但你可知道,这一碗的真正价值,其实已经高于国内某些“一线城市”的普通居民楼一层楼面价了……
国内物价近年上涨幅度之大,已使得普通百姓心惊口呆。然而相比海外中国古董艺术品市场上的持续上涨,却只能是望其项背。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季拍卖会上以15137万港币天价拍出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杏林春燕图碗,就足以证明这个事实。该碗是清乾隆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碗底青花六字篆书款,以华贵艳丽的胭脂红为地,上以粉、蓝、白、绿、黄等色,绘写杏花绽开、双燕比翼齐飞的春日华景。
碗底下标楷书款为“乾隆年制”。此件器物于1997年就在伦敦朵而驰拍卖行上出现过,并以638万英镑高价拍出,创下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记录。时隔不足10年的2006年5月,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再次拍出1645万余英镑的更高价格。而在2010年4月,这件清乾隆御制珐琅杏林春燕图碗的第三次现身香港苏富比,在当时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大背景下,仍引起热烈追捧,历经40分钟的激烈争夺后,终以5500万港币落槌。加上15%的佣金,这件碗最终成交价高达1.5137亿港币,不仅刷新了清宫御制珐琅彩御瓷的世界拍卖纪录,还使香港苏富比在内地收藏人士心目中的口碑“一锤定音”。
对于清乾隆御制珐琅杏林春燕图碗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一路飙升的价格,拍卖专家认为,其天价成交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经济低迷不振的背景影响外,还与珐琅彩存世本少,品相完美者更是寥寥无几有关。
珐琅彩即“瓷胎画珐琅”,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作为宫廷御用陈设瓷,部分则借此来对国外进行贸易交换,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工艺品。与同期的其他彩瓷相比,珐琅彩瓷在制作工艺上要繁复得多,如以黄金做为着色剂调制的胭脂红、玫瑰红、洋黄、芝兰紫等色彩娇艳绚丽,令其它彩瓷难以望其项背。另外,从传世品看,珐琅彩瓷器纹饰多为写实风格,如花鸟鱼虫等图案极为精细,惟妙惟肖,是其它品种瓷器很难企及的。正因如此,珐琅彩瓷的烧成不仅有着极为严格的工艺程序,而且烧造的条件更为苛刻,这也是造成珐琅彩瓷器存世量极为稀少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