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官窑都在哪里?

左敏青左敏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五大名窑”,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南宋时期形成的“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另一种是明代辨认的“官窑”、“哥窑”和“均窑”(即钧窑)三大名窑,再加上后来的“龙泉青瓷”“德化瓷器”等。 这里所说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中的“五岳”,不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五岳”的尊称。在古书记载里,它们是:东岳泰山之阳的“封禅台”,西岳华山之阳的“玉泉院”,中岳嵩山之阳的“大殿”,北岳恒山之阴的“悬空寺”,南岳衡山之阳的“福严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雁”,这里的“五岳”,也是指上述五岳。

不过,也有例外,元代以后人们认为“武当山”为“五岳”之一。这种认识的变化源于元朝皇帝蒙哥命其弟弟忽必烈率军进攻日本时,因海战失利,忽必烈率部南下定居于鄂渚。为了庆祝“远征”胜利,奉元世祖之命,在武昌西山筑“太和山”,并建起大庙宇500间。明太祖朱元璋取得天下后,将这座山改名为“武当山”。

此后,“五岳”变成了“五岳归来不看山,武当归来不看岳”。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有所不同了。 还有“东南三山”的说法。它们是指位于江苏镇江的“金山”、浙江杭州的“西湖”和浙江绍兴的“东湖”。

安金灿安金灿优质答主

宋朝的“官窑”有北宋和南宋之分,窑场已不可考,南宋已在北宋官窑和浙江民间窑场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自己的“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两大窑场,南宋官窑比北宋官窑更为著名。南宋人顾文荐的《负暄杂录》对宋朝官窑有最详尽的记载,其中提到北宋修内司窑与后窑,这便是宋朝两个著名的官窑。

龙泉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之中。宋元之际的龙泉窑,青瓷工艺达到颠峰,釉色粉青、梅子青绝美于世;而哥窑釉彩浑厚,凝炼雅致,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独具魅力,成为我国历史上驰名中外的一个重要窑场。

根据历史记载和当代专家的研究,哥窑与龙泉窑在宋代本来是同地烧制的窑场,因制瓷工艺上形成流派而分开的。《处州府志》有:“章生一、二兄弟,遇雨沾入窑处,其兄仿之而不得,另自制白胎青纹碗,号哥窑。”由此证实哥窑在当时与龙泉窑是同地烧制的官窑,是名副其实的“南宋五大官窑”之一。因此,在这里就一并对哥窑进行研究。

在中国有四大名绣,分别为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湘绣在四大名绣中是以“以针施彩,全凭针线表现光、色”而著称。其中以狮、虎为代表,湘绣所绣的虎,人称“绣虎”,有“绣到虎挪步”的美誉。中国有五大官窑之说,历史文献对这五大官窑记载并不完全统一。有的把宋钧窑也列为五大官窑之一。有的则把“定窑”列为五大官窑之一。这里主要说说哥窑、龙泉窑、定窑,因为它们与湘绣一样,均为湖南省博物馆馆藏。

定窑是宋代著名窑场,窑址在河北曲阳五台峪涧,烧制技艺始于唐末、北宋初年,至北宋后期衰败。

定窑瓷装饰方法有刻、画花、印花、剔花、贴花等,定窑白瓷具有独特的装饰艺术效果,印花尤为精美,题材广泛,构图精巧,线条清晰工整,疏密有致,在当时的诸窑中独树一帜,对金、元时期磁州窑系等北方窑印花装饰有着深刻的影响。

1969——1978年间,在长沙城区五一路新湘地区基建施工时,在地下3米处发现有宋朝天庆观遗址,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瓷器共1100多件。其中有定窑白瓷79件。从其出土的数量和质量看,确为官窑瓷品。1995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由陆扬编辑的《历代官窑珍品》一书,将湘绣、定窑、龙泉窑、哥窑均收入此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