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罗马号怎么认识?
这个“罗马号”应该叫做“罗马数字”。 然后,这种符号早在公元前就出现在古罗马的墙壁上、石板上和钱币上了。 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盛行一种“计数器”(Roman Numeral Counter)的游戏,游戏里就用到了这些记数符号。 后来,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罗马数字。 我找到了一张非常棒的图片,演示了罗马数字是如何演变的——它们看起来是不是和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非常相似呢? 罗马数字有一个特点,就是任何数量的数字符号都可以表示,因为只要把几串罗马数字加在一起就行了。比如下面这幅图展示的就是MCCCXCIX(1999)这个数字用罗马数字书写的样子。 那有人会问了,如果用罗马数字写出一个非常大的数呢?比如我想要写“1亿”,或者“1兆”之类的呢? 其实,古代的罗马人就采用了我们现在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方式来表达非常大的数字。他们利用小圆点来表示阿拉伯数字0-9中的每一个数字,然后用一条短竖线将各个圆点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大数字。如果每个圆点之间只保留1个短竖线的话,那么这表示的数字就是原数的1倍;若保留2个短竖线,则表示原数的10倍;3个短竖线就等于原数的100倍……这样一直下去,就实现了用罗马数字表示任意大的数了(注意:这里只用到了0~9这10个阿拉伯数字,所以任何大于9的奇数都不能写成罗马数字)。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戚梅优质答主用罗马数字来表示货币面值,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独特的货币文化。在长期的货币流通和使用中,人们对用汉字表示的货币面值都已熟知,无需费力思索。但对于少数用罗马数字来表示的货币面值,如果对罗马数字不够熟悉,则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道是多少钱,要琢磨上一阵子。
罗马数字由七个基本的符号,经过重迭和相加、相减等构成,其中Ⅰ、X、C、M可以重迭,V、L、D不可重迭;后一个符号大于前一个时把两个符号相加;后一个符号小于前一个时把两个符号相减。掌握这些规律,再记住I(1)、V(5)、X(10)、L(50)、C(100)、D(500)、M(1000)七个符号,就可用较短时间读懂罗马数字的货币面值了。
罗马数字表示的币值在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流通币中均有使用,但贵金属纪念币则比普通流通币多一些,且随着人们欣赏和收藏钱币币种的不断增多,能够遇见和接触到罗马数字币值也会更多。在金币上,有长城1/10盎司金币(Ι),中国甲A足球联赛1/3盎司金币(Ι),熊猫1盎司金币(Ι),龙(地支)1盎司金币(Ι),龙(生肖)1盎司金币(Ι),辛酉鸡年1盎司金币(Ι),壬戌狗年1盎司金币(ΙΙ),癸亥猪年1盎司金币(ΙΙΙ),甲子鼠年1盎司金币(ΙV);在银币上,有中国甲A足球联赛1/2盎司银币(Ι),龙(地支)1盎司银币(Ι),龙(生肖)1盎司银币(Ι),辛酉鸡年1盎司银币(Ι),癸亥猪年1盎司银币(ΙΙΙ),甲子鼠年1盎司银币(Ⅳ)。这些金币和银币除少数外,其中多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基本贵金属纪念币。
在普通流通币中,罗马数字币值出现的较少,只有第3、4、5组人民币壹分、贰分、伍分硬币上分别用罗马数字I、II、V表示币值,其它币种都未使用罗马数字币值。但由于罗马数字币值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欣赏价值,因此其币值所存在的那几种钱币,也是钱币收藏和投资者颇为钟爱的品种,且有较好的增值性和升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