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版人民币有没有收购?

和凌萱和凌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啊! 不过你要区分一下,错币与错版币的概念。 “错币”是指在流通的货币中因为某些环节出现错误而形成的纸币或硬币。这种错误可能是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比如加印图案的时候多画了一条线;也可能是流通过程导致的,比如流水号打印多打印了一个数字。无论哪种“错币”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正常的货币流程中产生的。 而“错版币”则完全不同,它是由于设计或印刷出现问题,导致票面出现缺陷,不能正常流通。这种缺陷可能是出在纸张上的缺印、漏印,也可能是出现重影、倒印、图案左右颠倒等。

如果这张钞票是真的,那么它就是错版币了。当然,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因为这属于比较严重的印制失误,会直接导致这张纸币变成废钞一张。所以所谓的“错版币”其实是指假币,只不过这种假的程度比一般的假币要轻微一些而已。 你提到的号码少一位数,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典型的错版币。不过目前造假技术高超,这样的错误其实很容易伪造出来。如果看到这样一张纸币,别急着收购,先看看能不能换到想要的面值。若可以,那就万事大吉,直接把真钱换成它就行啦;如果不能,那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真钱,但肯定是带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了。

闵立云闵立云优质答主

错版人民币也叫票样,一般有三种来源。一是印制厂在印制钞票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二是人民银行在发行、销毁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三是流通领域中产生的残次品。

印钞厂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绝大多数的错币在出厂之前被检查出来,有的作为纪念品,被制成错币大全(比如第二套人民币的错版币),作为礼品送予外宾等,其余的都已收回捣碎。质量检验是多级的,除了车间和工厂的质检部门外,印钞厂的主管部门——印制总公司亦设有专门的质检部门。事实上,在印制过程中,产生质量合格但又不能正常流通的流通币的几率非常低,即使有发生,一般也会在出厂前被发现,因此实际上进入市场的量是非常少的。人民银行在发行、销毁过程中偶尔会夹杂进一些错币,一般是内部员工利用工作之便窃取的,然后流向社会。流通领域中产生的残次品,实际上不能严格称为错币。比如,由于清分设备故障,正常流通的不成套的纸币流入到市场,或在运输途中混入一些有折污、破损的流通币,这些现象不难理解。在流通中还偶尔会发现漏印了一组甚至两组冠字号码的流通纸币,这可能是基层行在加印号码时出现的。

人民银行在1999年曾专门对1990年版100元“小绿坝”纸币是否进行有奖回收过问题进行专门请示。当时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0235号文《关于100元面值人民币回收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明确指出人民银行不能再对“小绿坝”纸币进行有奖回收,而应作废币处理。人民银行1999年6月22日银办发0177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100元面额人民币回收有关事宜的通知》亦作相应通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