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的人民币有几种?
第五套人民币5分硬币共发行了3个版本,1992年、1993年和2004年,其中1992年和1993年的5分硬币发行量比较大,2004年的5分硬币发行量最少。 1992年的5分硬币正面是国徽,背面是牡丹花、面额和年份;1993年的5分硬币正面是国徽和水仙花组合图案,背面还是牡丹花、面额和年份;2004年的5分硬币正面是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五朵祥云,背面是“中国人民银行”和“5 分”字样。 目前,在流通的5分硬币属于第二版本的1993 年5 分,因为这个版别的5 分硬币发行量最大。按面值对折计算,大概每10 万张5 分钱纸币换得1 张100 元人民币;3 万个铝箔纸袋装的5 分硬币可兑换成 1 张100 元钞票;6.87 亿枚塑料钞筒装的5 分硬币能够兑换成 1 张100 元纸币。 这三个不同年份发行的5分硬币,由于当时金属原料的价格波动而造成的成本差异,使其收藏价值有所区别。
1992年和1993两年的5分硬币价值差不多,现在的市场价值大约在25元左右/枚,2004年发行的5分硬币因为发行量少,市场价值达到75元/枚左右。
五分硬币目前有三种分值:一分、二分、五分。主要因为当时在1953年五分硬币试铸的时候,铸币厂考虑分币使用量比较大,所以同时试铸了一分币和两分币。1999年六月二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人民币硬币发行计划时,有五个分值:一角、五角、一元、五分、一分。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硬币发行计划时为四个分值,这就说明暂停了五分币的发行。五分硬币目前还有少量在使用,但主要是收藏爱好者在收藏。
分币退出流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使用分币付出的经济成本较高。比如我国1992年发行的新版5分硬币,制作成本是4分多钱,已经高于其币值,如果到外地使用,运费加上其他花费,合下来就更不划算了。1989年以后,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分币的实际购买力大大下降,如果以1989年物品的平均价格为100的话,分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90%,一枚5分硬币最多只能够购买一两根冰棍,连一张报纸也买不起,使用范围十分有限,流通频率显著降低,流通中分币的枚数占整个流通硬币的30%左右,实际每天的使用量只有十分之一。二、管理成本较高。分币在流通中数量大、破损率高,需要金融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定期回收旧币,补充新币。如上海每年回收、分拣、清点分币的管理费用就需要花费200多万元。分币在实际使用和回笼中已显得无足轻重,继续铸行的经济性受到质疑。三、国外货币发展历史一般经历了从辅币币值较大到逐渐变小的发展过程,我国在“八五”、“九五”期间,人均GNP增长了3.8倍,根据货币单位的演变规律,辅币逐渐变大是其发展趋势。四、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物价体系尚未稳定,从长远看,分币的购买力会因物价上涨而被严重削弱,继续发行的必要性很小。在发行5角硬币以后,分币的用途将主要限于找零使用,“大数交易”中分币已经很少使用,随着5角硬币使用范围的扩大,分币的使用范围将进一步缩小。五、出于环保的需要。分币的材质为铝镁合金(铝钢复合),是我国的紧缺性战略物资,从珍惜和保护我国紧缺性战略资源的角度出发,不发行分币,可以使紧缺的战略资源铝金属资源用于更多的经济建设和民众的生活。
五分硬币在1994到2001年被暂停发行,是因为一元纸币的使用量大大增加,五分币作为一元纸币的补充,在计价时基本不会用到。在2001年五分硬币被再次铸造时铸造数只有不到百万枚,在2003年铸造数再次有变化并且数量不多于410万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