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时代有人民币吗?

单于雯鑫单于雯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我国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商品交换(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同时存在并不断调整的社会。 1950年至2963年,全国商业实行统购统销和定量供应制度,国家垄断了所有商品的流通渠道。在此期间,除个别地区外,基本没出现过纸币(即货币)。因为一切物品都以“实物”形态存在,用不着纸币这种媒介。人们使用“人民币”一词指的是布帛等纺织品,而非纸制货币。

1964年开始,国内大量印刷纸制货币,取代了原用于交易的商品(如棉花、大米等)。这是因为当时工业产品都由国家统一调配(生产资料计划供应),而人民生活必须品(如棉花、大米)则由商业部门按国家核定的指标到农村收购,然后统一调拨至各消费渠道(如工厂、机关、学校)。虽然这些生活用品的采购凭证(如购货券、分配券、票据)也一度在社会上流通,但它们的面额均远低于现行人民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改革起步后,农业生产资料开始进入市场,农产品也开始自由流通。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发行第二批国库券(注:指国债),利率为14%;1981年和1982年分别发行了第三和第四批国库券,利率分别上调至17%和20%。同期,我国还多次增发债券,以募集城市建设资金。

应当说,在没有制定汇率体制的情况下,我国当年采用单一的货币发行量来调控经济的手段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币发行越多,意味着单位GDP所对应的外币含量就越高,会刺激出口,抑制进口。而且由于外币是稀缺资源,会推高物价水平。当然,上述影响是递减的。

另外,应当指出的是,在现有财政税收体系下,债券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发行的欠条(注:由于债券到期要兑现,所以又称为“准货币”),其价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大。对于这一点,投资者应该有所了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