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9年多少人民币?
1.1949年下半年至1950年上半年,由于战局的变化和战争的扩大,国民党政府大量印制钞票,造成物价飞涨。
1949年发行的金圆券,面额高达法币的276倍。以大米为例,1948年的价格是每担(大约35公斤)200元,到1949年8月上涨到了1万元;猪肉由1947年每担100元涨到1948年底的1.6万元;而到1949年4月,已经暴涨到3.6万元。
2 、解放前夕的上海,经济混乱。据统计,当时的上海有30多个银行的分行或支行以上级别分支机构,这些银行中的大部分都发行过纸币,它们发行的纸币加到一起达到33种之多。 当时流通的人民币,由于滥发钞票,其购买力极低,一担大米只值几个银元。面对这种经济乱象,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宣布“禁止黄金美元进口”,同时开始发行人民黄金储备证,以每两黄金兑换2000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民间的黄金。
3、上海解放后,由于接收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很多,加上旧上海的金融势力,导致初期通货膨胀非常严重。为了稳定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在上海市场大量收兑金圆券,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券(人民币)。但由于当时财政支出巨大,入不敷出,又缺乏足够的物质做后盾,故在一段时间内仍不得不以金圆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当时人民币的汇率不断上升,到1950年10月,1美元只能兑换2.6元人民币,而到1951年1月,这一比例已经达到4.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