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白腰与花腰区别?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涉及到一个外行的常见误区,那就是把纸币的冠号与号码搞混了。 首先必须明确的指出,在现钞的鉴定中,冠号和号码都是极其重要的指标。 冠号是印刷在钞票正面最上方的那一串字母,它的作用在于识别钞票的发行机构(我国有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2家银行有发行权);而号码则是印在钞票正面的那串数字,它所识别的是印刷这张钞票的工厂编号。
所以从技术角度讲,只要知道了这串数字或者这一串字母,就可以判断出这张钞票的真假和价值(因为假币一般都是低版本的,其号码或冠号显然是有问题的)。当然,由于造假技术的提高,一些高仿的伪币已经可以做到连号码都仿制出来了,这个时候就必须结合其他特征来鉴定。但不管怎么讲,号码和冠号无疑是鉴别真伪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其次,我们得明确一点事实:无论是人民币还是外汇券,早期发行的流通券(1948-1980),是没有任何冠号的。人们通常认为的第一套人民币的冠号是后来补加的——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没有冠号说明钞票的防伪无法通过冠号识别。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这些没有冠号的钞票如何区分真币假币呢?
第一个方法当然是看防伪特征,比如第一套人民币的凹板四色防伪、胶印缩微文字等等。但这只是一种排除法的验证,只能用来确定是真币不是假币。至于真币当中不同券别之间的区分,还是要靠号码和冠号来辨别。这也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凭冠号分券别”的来历。
然而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在纸币的发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抽换冠字”就是其中一种情况。所谓“抽换冠字”就是指钞票印制完成后,发现某些错误而换用新的冠字重新印制。这种更换虽然只是改变冠字,却不改变号码,因此一旦流入市场,就会给鉴别带来一定困难。
对于“抽换冠字”,许多书籍文献都有记载。如《中国货币》这样描述: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枣红壹角券和背绿壹角券的发行,由于钞票印制设备的原因,在最初发行的几十万至一百多万份中,曾出现少数“错版”票,即票面无数码,或称“无号码”票。为了纠正这个印刷差错,这两种券别分别于1967年和1975年停止流通和使用,并统一换回印有号码的新版。 又如《纸币上的数字之谜》[1]一书详细记录了第二套人民币中各种面值钞票的发行量,并且提到: 这套人民币在印制和流通的过程中,出现过一次罕见的“抽冠字”故障。当时为了避免损失,只将部分票面数字改为“1953”,其余均照发,造成不少“双号码”“三号码”的纸币流出。 纸币的冠号除了用于识别发行机构和防伪特征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张纸币的存世量。毕竟在流通中,一张纸币是要经过多次印刷、传送、使用和兑换的,不同的流程会使冠号有所变化,从而为统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