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春凳有收藏价值吗?

邓想邓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有一个叫春凳的收藏品突然爆火。春凳又叫花凳、春台、熏凳、春桌。据说,它的来历与宋靖康之难后的“金枝玉叶”、宋高宗赵构的公主有关。明、清时期,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围绕着春凳展开,如置办嫁妆、生子庆寿、回禄(火灾)失火、婴戏等。

由于历史原因,各地的春凳样式有不同的变化,但绝大部分都是双板木床。春凳的折叠方式不同,有的地方是将春凳的一头砍掉做折叠使用,而有的地方则是将凳面一分为二,不用时,将两个半凳并拢即可。

关于春凳的收藏,我国知名邮币收藏专家郭润康先生曾说过:“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凳类器具除了具有使用功能外,往往还具有文化象征意义。例如太师椅,象征官位;吊凳象征仙道,罗汉床(八仙桌)象征佛座,春凳则象征青春时光和荣华富贵。”

从收藏角度看,春凳的制作程序比较复杂,木质要求讲究,有的还要经“做神”(古代民间对工艺宗教活动的俗称)处理,所以,制作出来的春凳美观、结实,少则几百年历史,长的可达上千年。

同时,春凳是依附于民俗生活的产物,研究中国的民俗学、宗教哲学、历史考古等,都离不开对春凳文化的深入研究。当然,作为古玩收藏,就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其价值。对春凳的鉴赏,除了要看样式、材料和做工外,最重要的还要看其背后的故事。不过,现在买春凳多半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保值、升值,所以,对其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不是太重视。

据专家介绍,现在的春凳主要是由民间收藏的。如何收藏,最重要的是认清真假优劣,同时要远离生活实用性。在清代,春凳主要用于婚嫁、寿辰、庆谢太岁的贺仪,还有端午节悬春凳、端午节后甩春凳等习俗。

春凳在清代民间为一种比较高档的家具,老百姓家很少用。现在很多宣传的春凳多为高档黄花梨木、鸡翅木、铁力木等珍贵木种,其实从传承历史角度来看,许多现代仿制品同样具有史料价值,因为许多珍贵木种在古代是非常普通的。

在明代,民间就很流行春凳,明代春凳主要通行于两广地区,用紫檀和黄花梨做的比较多。清代承袭了明代的春凳制作传统,但此时更多用铁力木来做,因为铁力木在清代比较流行。作为名贵硬木的黄花梨,其实在古代并没有现在这么珍贵。

根据郭润康先生收藏的清初田艺蘅《留青日札》拓片(现存国家图书馆)记载:“春凳……盖有制,昔年陈献章先生尚俭,始造此凳,后人遂推重如此。俗自中山(即今云南一带)来者,乃曰拍案,乃曰春桌,乃曰书案。自西蜀来者,名曰坐位,又曰春凳。”此书还有一副春凳联:“春夜眠金蚕,茧丝作就功名,无福受之,有罪折挫;炎天倚玉簟,汗血沾染文字,何颜居之,何色可施。”这说明在清初,书案与春凳是两种不同的家具。同时,能“推重如此”,说明此前春凳早已存在。专家还提及清代郭筠《戒庵漫笔》记载:“春凳,旧有之,咸因春睡而设。今人家春时置床帐于庭中,盖自此始。”

由以上记载可知,春凳历史悠久,但在清代以前并不多见。到了清代,因其实用,才开始得到普及。春凳在清代并非名贵家具,许多富有人家也都有,它主要用于民间的生活,而不是用作陈设。所以,在现代,收藏的春凳最好有一些地域特色,如广东产的春凳多为狭长而又低矮,四川产的则较高大宽阔,江西景德镇等地还出过不少精美的春凳瓷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