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元硬币价值多少?
1935年,中央银行成立,并推出新版货币。其中,一元币有6个版本(含普通、加刻“建”字、加刻“国”字、夹锡版、铜质币、铝质币各一个);五角币2个版本;二角币4个版本;一角币7个版本。这些纸币上都有不同的花纹,十分漂亮。 不过,这些纸币在流通后不久便出现了贬值的现象。于是,中央银行便发行了一些新纸币来更换旧纸币。
当然,为了保证新发行的纸币的信誉,中央银行让民间人士在背面的图案上提出建议,最后选定了戴季陶所提的“耕地换牛”图。而正面则沿用光绪元宝的发币样式。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战局的变动,国民政府先撤往武汉,再转至重庆。为了应急,国民政府于1940年至1945年间大量印制钞票。在这一阶段发行的纸币质量较差,有的甚至还出现倒印的情况。
由于抗战胜利后战争的余波尚未平静,通货膨胀也未曾停止,所以这一时期的纸币发行量非常之大,极大影响了国家的信誉。直到1948年底国民党政府迁至台湾后,才宣布这些纸币为“伪钞”。人们将这些纸币形象地称为‘‘法币’’。 除了“法币”外,抗战期间还发行了“兑换券”和“军用票”。这两种票券都是战时临时性支付工具,不具有法定地位,但具有相当高的含金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价飞涨,金融混乱,人民政府于1951年7月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以统一全国货币。
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最大面额为五千,最小面额为一。由于年代久远,这一套人民币保存完好的已不多见,目前较为罕见,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