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铜钱价值多少?

池嘉欣池嘉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汉兴,六铢为钱”,意思是说汉武帝时开始铸造五铢钱。但是西汉初期仍然使用秦半两钱,只是铸造量很大,材质粗疏,重量不匀,价值较低。有文字的一面叫“文面”,无文字的一面叫“面背”。五铢钱的“铢”字有一斤十二两一说,每枚重量在25克左右;一说是十斤四两,每枚重约39克。因为每斤是十六两制,所以五铢钱每枚重量相差一倍多。

2、王莽时铸大钱、错币、废币。其中大钱即“大钱货”,面额大而材质轻,相当于后来的纸币,行用无实值。错币是将五铢钱改小后再重新浇铸的新钱。新钱形制与五铢钱一致,但文字不同,而且将原五铢文面的“五”改为“元”,以示区别。所谓废币就是废掉原来流行的五铢钱继续流通的旧钱。

这三类币制混乱了市场,导致经济崩溃。东汉兴平时曾统一币值,令天下非铁器不得为钱。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财政困难,又先后铸行“永平五铢”“元和五铢”等钱。这些钱币材质粗糙,含铜量低,价值很低。

3、三国曹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 231 年)铸行“太和五铢”,币质粗糙,形制与五铢钱相同。西晋开国后,沿袭魏制,也铸行 “太和五铢”。东晋成帝时将京都所在地建康铸区单独列出,另作官号,称“建康府”。由于当时盗铸严重,朝廷明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违者处死。

南朝宋齐之时,依然铸行“太和五铢”。梁武帝时,有人上书建议铸钱,说“夫泉府者,民之所衣食,国之所资赋也”,于是武帝派侍中朱异前往江南监督造钱。后来由于私铸盛行,梁武帝下令销毁旧钱,再行铸钱。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也曾铸行“太和五铢”。北周灭魏后,将北魏洛阳监铸的五铢钱命名为“永通万国”,以显其尊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