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碗价值多少?
现在,我们谈论起“康熙御窑”的时候,往往会对这个官窑的烧制工艺和器型评头论足一番。然而,在清朝中前期,人们对瓷器的态度并没有上升到如今这样细致的程度——至少,没有像后世那样将瓷器与“艺术”联系起来思考。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瓷器的“美观”与否,并没有高于生活的地位。 他们评价一件瓷器的优劣,看的是是否“式样新奇”“花纹古朴”“制作精妙”——也就是现代行话所说的“造型、纹饰、工字”。 而判断一个瓷器是否由官窑生产,根据也是这些外在的视觉特征;至于胎体是否轻薄匀称、釉质是否莹洁如玉,都是次要的判断标准。 所以,当康熙皇帝看到自家官窑烧出的瓷器,认为其“式样陈腐”“颜色暗淡”“花纹粗疏”而发出感叹时,他是切实地在表达着自己的看法,而非像今天我们评价一件瓷器那样,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工艺或釉色。
当然,康熙皇帝的审美水平究竟如何,我们已难以揣测。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比起他的祖辈,这位喜欢书画、诗词、武术的皇帝在对一件“艺术品”的评价上,确实已经进入了更高的阶段。 而这种更高阶段的审美,似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人们的审美。以瓷器的制造者为例,雍正时期的陶成作《咏瓷诗》云: “一炉焰分红色融,万家粉饰映楼台。 君不见西泠桥畔印锦城,巷陌家家出佳瓷。” 我们能够想见,在一座座官窑里,年轻的帝王不断提醒着工匠们注意“色彩”“花纹”的同时,也可能有人吟诵着这首歌颂“精美瓷品”的诗句。而在他们之中,或许就会产生下一任皇帝所认可的“风格典范”。 毕竟,审美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标准;而所谓“风格典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的个人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