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瓶有收藏价值么?
鼻烟壶的制作年代,通常认为始自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当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北京,进献给皇帝的一只玻璃制成的“水烟袋”,但此说法目前被多数学者否定;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鼻烟壶的出现应在清朝中前期,即康熙或雍正年间。至于其收藏的价值和门类,从材质上大致可分为玻、瓷、玉三大类。
其中,玻璃类的鼻烟壶收藏难度最大。一方面因制作工艺的流失,现存能制作的工匠已不多见,另一方面由于其材质特点,极易破碎,保存相对不易。在拍卖会上经常能看到同样一只玻璃制鼻烟壶多次出现,如2005年西泠印社举行的秋季拍卖会,拍品《历代陶瓷》中提到一只清早期的磁州窑白釉暗花龙纹罐,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文物商店收购的一只外销玻璃鼻烟壶“形制大小相近” ,两者均出自河北民间。
除玻璃材质外,其他材质的鼻烟壶存世量则大很多。其中又以瓷器为最常见,因为烧制成本较低,且易于留下标记。以康熙御窑烧造的青花瓷为例,因为“青花题诗鼻烟壶”的装饰风格在康熙朝之后一直被沿用至乾隆年间,所以这一风格的鼻烟壶又往往被统称为“康乾青花”。另外,由于乾隆对于自己的祖父康熙帝非常推崇,因此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书写“康熙”“乾隆”年号的“祖孙合璧”款也多见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当中。这些带有明确年代的青花瓷质鼻烟壶,因其数量巨大,价格一般也比较便宜。 但是,如果说起价值,这些带纪年的“准器型”反而不是最美的,真正造型最完美的要数无款的粉彩人物故事、花鸟等题材的鼻烟壶,此类作品大多无纪年,且多为乾隆朝以后所制,因此审美风格上亦偏向精巧柔美。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致,这些鼻烟壶如今仍很受收藏家追捧。
除了上述两类,还有一类特殊的鼻烟壶近年深受市场青睐,那就是以和田玉为主料的“把玩件”。这类鼻烟壶一般为圆形,高4.5厘米左右,体扁而轻,鼻桥突出,有些还带有“鸡心管”。这些由内到外透着精致的小玩意,虽被称作鼻烟壶,但其功能早已被更小巧的香烟盒代替。然而,随着“把玩件”市场行情看涨,它们作为昔日皇宫贵族的“时尚用品”,如今却成了收藏家眼中“最有价值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