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玉有记念价值吗?
当然有价值,而且是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和田玉在乾隆年间开始崛起,至道光时期达到极盛。乾隆皇帝本人对和田玉的偏爱是有史可查的。他六次南巡,两次西巡,除了考察河工、安抚蒙疆之外,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搜集和田玉。《清稗类钞》中记录了他一次就得到玉器三百馀件。
除了皇帝个人以外,乾隆年间的朝廷财政也十分充裕。乾隆二十年(1755)准噶尔部最终平定后,清廷掌握了新疆南部和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广大地区,从此新疆的玉器原料和宫廷玉作所需要的“籽料”不必再从京师转运,直接在当地采挖加工就可。这对当时正全力发展新疆地区的乾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他命令在乌鲁木齐等地大规模开办玉石矿,鼓励开采。
乾隆中期以后,宫廷用玉量大大增加,除了皇帝本人极为喜爱玉器外,此时皇室成员也很多,所以宫中大量用玉,而外销的玉器品种也丰富起来。 到了道光时期,虽然清廷国力日衰,国库不足,但是和田玉的外销并没有受到影响。北京和阗玉庄、北京玉源、苏州汇源、杭州织锦局等机构依然继续运转,广州和外洋之间的贸易也更加活跃。
总之,从乾隆到道光这段时期可以看作是古代中国玉器发展的顶峰,各种玉器精品层出不穷。其中一部分因为品质极佳,受到皇家御用,成为帝王家传之宝。这些玉器中既有象征皇权的玺印、佩饰,也有文房清供的笔筒、笔架以及陈设观赏的鼎炉等。 这些玉器大部分制作精良,保存完整,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的制玉工艺水平,有一些也是难得一见的传世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