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年是什么年?

宓畹俊宓畹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国元年,也就是1912年。 民国二年就是1913年。 但是这年又分上、下两年。

1月1日——1913年元旦,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天坛宪法草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资产阶级宪法纲要。 5月1日——北京政府特派代表顾鳌等赴日议约,参加太平洋万国储蓄银行会议。 中国正式加入太平洋万国储蓄会(简称“太保”)。

6月20日-7月4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 8月10日——袁世凯命朱尔典为特使,赴沈阳觐见张作霖,以拉拢东北军阀。 9月10日一11月30日——第二次直奉之战。 11月10日-11月12日—徐世昌当选总统后南下,至天津与直皖两系及南方各派代表磋商解决纠纷办法。

12月29日——孙中山自沪至粤,与国民党人讨论改组国民党的问题。 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三民主义是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遗产之一,它由孙中山先生所倡导,并且对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三民主义到底是怎样一种学说呢?它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孙中山的思想转变说起。作为近代以来为中国民族解放而奋斗的杰出革命家,孙中山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理念,并把这些理念运用于他日后的政治实践之中,从而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然而,这种接受往往是抽象的,具体而言,他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议。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孙中山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造反成功”只不过换了老爷做皇帝而已,于是开始寻求新的救国方案。

这时,他接触了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在河南实行的乡自治实验,认为这种形式符合“民生”主义的要求,可以付诸实施;同时,他从日本引进了民本主义,认为它是“民生”主义的重要思想源泉。

在此之后,为了迎合国内政治需要,孙中山开始大量引用三民主义这个词。不过,当时的三民主义还没有完整的形态,而是一个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内的大概念。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了新三民主义。他把旧三民主义中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的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加以改造,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学说,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新三民主义。

虽然后来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干扰,加之孙中山病逝等原因,新三民主义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但它仍然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共产主义者向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三民主义这个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