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6年大元帅有谁?
在1927年到1935年间,曾有过三次“大元帅”的提名或选举,可惜都因种种原因而不了了之。 第一次是1927年的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当时的政治格局是由武汉和武汉国民政府主导的蒋中正联合北伐,势如破竹,军威浩荡。
于是,在武汉国民政府的主持下,国民党内开始酝酿建立统一领导机关,以代替原来各自为战、互不统属的各军事集团。当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时,就提议成立“国民政府临时委员会”。不过这个委员会既没有制定出具体章程,也没有明确权限和职责,更没有被列入宪法范围,因此实际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到了第二年春天,随着蒋介石的野心不断膨胀,他逼走胡汉民,控制两湖地区后,又试图整合权力中心,再次提出设置“国民政府主席”的动议。当时他自以为手握重兵,地位稳固,便不顾反对意见执意推动此事。可惜由于当时党、政、军各方矛盾重重,互相不服,他的这一想法最终也没能实现。 第二次就是西安事变后的1936年了。这时的形势对南京中央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救亡图存,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改变此前对中共及陕甘宁边区的打压政策,转而采取联共剿共的合作态度。
在此情况下,身为军事委员长的蒋介石自然不甘于人后,急于树立起一个足以与中共分庭抗礼的权威代表。在1936年10月底的一次演说中,他公然提出了“大元帅制”的口号。 可惜的是,蒋中正这一次还是倒在了自己人面前——面对老奸巨猾的蒋中正,中国共产党方面当然不会轻易上钩,任由其建立绝对权威的构想得逞;而作为小人物的张学良也不吃他那一套,偏在这时向国民党领导层开炮,要求他们实行改组,取消总裁和委员长两个头衔,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选出国府主席,并直接对党负责。
这次“大元帅”的设想虽然没有完全付诸实践,但为以后的实施打了基础。 第三次就是1940年以后,汪精卫投敌后,依托日本的力量意图重新控制长江中游及华南地区。对此,重庆方面早有防范,特意安排了晋绥军和中央军的交叉指挥,使山西王阎锡山和川军将领龙云分别控制了汪逆企图渗透的地区。 为了打破这种防区,汪派出了亲信陈公博前往广州,联合粤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共同反蒋。陈公博等人果然不负所望,很快拉起了第八战区,并公开打出“大元帅”的旗号。
可惜的是,他们还是棋差一招,没算到蒋中正此时已经与美国人取得了联系,并且得到了美国的武器支持。在实力得到补充后,蒋中正迅速扭转了战局,反扑成功。陈公博等人见此情况不由惊慌失措起来,赶紧电邀延安的毛泽东出面调解。结果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协定:除保留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外,由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它人民抗日军队在各方面应称中央军,一切行动受中央指挥;取消各种名义下的番号,所有军队由中央直辖;废除国民党一党包办政权的一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