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在信封里能装什么?
1947年5月,中央信托局发行了一种“物资奖券”,面额有10元、20元、50元等,这种票券可以在兑换处换成不同数量的实物(详见图三)。 除了这个以外,当时还有两种票券比较流行,一种是“金圆券”,另外一种叫“连升八角”。由于当时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这些票券的购买力非常低,以至于有人写了副对联来讽刺政府:“金圆券,银圆券,纸比铜贵;二角币,三角币,钱换纸飞。”——对当时通胀程度的描述还有很多,比如“一块银元买只鸡,二十块银元买头牛”等等。
为了对付越来越猖獗的通胀,国民政府先是停止了法币的发行,然后发行了“金圆券”,规定金圆券1元相当于法币300万元,而且禁止任何人以非法的手段囤积金圆券(包括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买卖金圆券)。
但是,这种制度性设计并没有能够阻止通胀,到1948年底,黄金价格暴涨了6倍多,面粉价格上涨了250倍!!在这种情况下,连国统区的民众都开始使用黄金和白银来交易,民间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谚语:“法币满街滚,不如回家卖粮食”。 ——对于这种现象,当时的报纸也有报道,比如《大公报》就刊登了一张照片,题目叫作《抢购黄金者如鲫》,照片上围观购买黄金的人把店面都挤破了。
在这种严重的通胀环境下,人们发现用信件来传递消息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信里的东西是不算在禁运清单之内的。所以,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行业,那就是“信汇业”。
简单地说,就是客户把要传送的消息交给信汇员,信汇员再把消息用密码的方式录入电脑,最后通过网络传送到接收方。而接收方收到信息后会按照约定把现金或者货物发给对方。 在21世纪初,我还在读研的时候,曾经在杭州一家银行实习过,这家银行的业务之一正是“信汇”,当时还没有电子化,整个业务全靠手工操作。我记得当时在银行的大堂里,有个柜台全部用来受理“信汇”业务,每天都有很多客户排队办理这项业务,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