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印刷局有哪些?
上海印刷工业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851年,当时美国人弗格森在上海创办了上海第一家印刷厂“美查房”,这虽然是美查洋行附属的印刷部门,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算作是上海近代印刷工业的源头。“美查房”经营数年,生意颇盛,1865年,中国人吴洪泰与美查签定契约,承继该厂业务,并易名为“鸿铭号”。此为上海独立经营的第一家印刷厂。
1912年10月,江苏都督府成立印刷局,局内设机印科、造资科、材料科、会计科和训育员。次年,改为京兆印刷局。1919年停办。
1913年3月14日,内务部在北京创办印刷厂,附设石印分局,由段祺瑞兼任总办,徐树铮任帮办。1919年2月21日,该厂石印部改为石印局,归内务部社会教育司直接管理。1926年,增办铅印业务,并改名印刷局。1928年1月,内务部改组,设政务局,印刷局改属政务局。1929年,改名印铸署,隶属京畿警备司令。1930年11月成立华洋文书局,与印铸署完全分离。1932年6月,印刷局改由政府经营,收归国有。
1933年4月,国府在南京成立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原有的中央、全国、军事三院印务,对外承接承印业务。1934年3月,国府裁撤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另行组织图书局,并恢复原有的中央、中华、军事三学校印务。1935年3月又合并三校印务,成立图书局印务处。
1935年8月,由汪精卫控制的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接管上海、南京及北平(今北京)三市的初中一年级教科书印刷业务,与原由商务印书馆承印的初中一年级教科书合并,交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37年“七七”事变后,商务印书馆总厂迁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停办,北平的初中一年级教科书的印刷事宜改由商务印书馆分厂承担。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接管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四市初中一年级教科书的印刷业务,交由商务印书馆承接。抗战胜利后,北方的一些出版单位也曾想接办上海商务印书馆,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