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壮文是哪里?

巴小平巴小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有一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壮文字母创制者“布曼·李”(1787-1846)的故里。 20世纪初,一位法国传教士记录下了这个谜一般的故事: “(当地人的)书写系统是一种以字母形式表达的符号体系……这些字母是由一个名叫李的中国人创造的……”[1] 这位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圣保罗”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所说的“中国汉字体系”,就是由壮族先民创制的音节文字——壮文。而创造了这种文字的人,就是被誉为“壮文之父”的布曼·李。

尽管他的拉丁文姓名中有个“李”字,但布曼·李并不是汉族人,他是清末民初生活在广西西部的侬氏壮族首领。 关于他创制壮文的详细过程,我们仅能从一些碎片化的记载中管中窥豹。 据称他和他的家族发明了36个声符和59个韵符,并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419个带有声音的标志,即“音形语素”。随后又发明了一种标记词序的方式,来表示句子结构。 最后,他们将这套方案写成一本小册子,名为《番话语法》。不过这套语法中没有包括所有发音的规则,只是收录了一些日常用句。

关于这本书的版本,还有一段插曲。 原来,清廷得知侬家父子发明了一套新颖的文字体系后,颇为赏识,于是派人到其家乡加以采录,并命人将其手写本刻版印刷,正式印行流通。 但清政府所得到的这本《番话语法》并非原创,而是布曼·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的普及性著作。原书中有许多错别字,也不像现在这样分栏排列,而只是一篇长篇论文,没有标点符号。清人根据其语音特点将其分为小段,并添加标题,划分段落,标注标点,编订成书,以便于诵读和学习。他们所依据的原始材料应该是出自于粤西方言的侗台语族的西南组语言,这一语支中的诸种语言有着相似的语音特征。[2]

虽然我们无法看到《番话语法》的原貌,但根据这些碎片化的记载可以做出大致的推论。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部书确实记载了当时人们使用的当地方言;其次,我们也可以推测这本书采用了表音文字的策略 (因为方言的音素数量变化很大且难以用字母表示),因而使用了类似标点符号的符号标记词汇的读音。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法国传教士、美国地质学家和日本文学家等人都曾目睹过或摘录过书中的内容。[3]这说明这本书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间接证明了它的准确性。最后,我们甚至还可从侧面推知这种文字的非线性顺序的特点。 因为按照汉字的排字原则,如果一个词语需要占用两格乃至更多格的空位时,它必须按照字形排列在相应的位置,而不能随意移动。而这必然会破坏词序排列的规则。显然,这种非线性的顺序只能是表义而非传神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