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为何是108颗?
关于手串的颗数,历史上并无严格的规定,据传,公元621年唐军打退突厥的战役中就出现过“腕力”这一词,也就是腕上的短套管箭,用皮革制成,内装小弓箭,手持短套管射出的箭以杀伤敌人。而在清代,有记载的手串功能则是“缀小弓刀诸玩,挠人袂索中,臂虽断,刃不离身,且作杖鼓擂,断臂则擂声大力猛”,说明在清代,手串功能除了饰之外,还多了一重打击器械的功用。正因为有这样一段历史,所以,在过去的手串多为木制,而佛珠则多为石制。且多用以悬挂于颈项之上。
至于108颗,这个数字与其他佛珠佛塔的数量一样,只是一个概数,并未真正规定,而且据考究,这个数字更是源自道传。据《云笈七签》云:“道经一卷,救厄消灾,历年一命,四十已来,万病必疗,一百零八卷,治病诸符,皆孔寸道九十二卷,治病书九卷,皆治病药石符策,八十卷,治病炙法,六十卷,养生食禁。”也就是说,道教自成一派后,便有了千百万病皆治的一百零八卷治病药石符策之书。后又经道教道士篡改,把原本为道传疾病的治病方药变成了佛家以四谛十三玄之门之法应病药石,并冠之为“十一面观音菩萨妙法经”。同时,将一百零八丹药变成了佛珠一百零八颗,并将佛珠佩戴于身,以此来消除今生今世之烦恼。(注:根据佛典,十一面观音系大悲菩萨之异名,其像既有佛具十二尾翼之相,亦有凡俗六尺身躯之像)。当然,此种说法则是因为后来佛教的盛行,为了和佛家的经典相统一,就把道家的一百零八病加了四、六、七之三数,共成一百零八颗,而真正佛家的佛珠则多是18颗,也就是六遍,再加上一副十八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搓澡块(或者子),也是十六遍。至于在明代,因为佛教对道教的糅合,以及明代的“三教归一”,又将原来佛教的18颗佛珠改成了108颗。至于星月的说法,则有取自“众星列布,周天各处,进退随日月之度”的“列宿周天”之说。另外,也有说到过,因为“日、月、星”三光对于“人”的“视力”影响最为显著的缘故。
至于为何又是108颗,而没有用其他数字,据小编理解,应是取自“消劫洗业”之意。而在清代,这种手串已经将佛教的六根、十二因缘、十八烦恼,乃至十二护法神将用满缀于手腕上,显示佩戴者“内则心境清明,外则邪魔不敢近前”。